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8-10页 |
1.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的问题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关于意识形态与教育的研究 | 第10页 |
2.关于意识形态与课程的研究 | 第10-11页 |
3.关于其他学科教科书意识形态的研究 | 第11-12页 |
4.关于英语教科书的研究 | 第12页 |
5.关于英语教科书意识形态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理论价值 | 第14页 |
2.现实意义 | 第14-16页 |
一、意识形态在英语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与分析框架 | 第16-24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1.意识形态 | 第16-18页 |
2.教科书 | 第18-19页 |
3.英语教科书 | 第19页 |
(二)意识形态在英语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 第19-20页 |
(三)英语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 | 第20-24页 |
1.分析对象 | 第20页 |
2.分析框架 | 第20-24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阿普尔: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 第24-25页 |
(二)麦克·扬:教育知识与控制 | 第25页 |
(三)布迪厄:教育与文化再生产 | 第25-27页 |
三、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意识形态分析 | 第27-39页 |
(一)高中英语教科书文化意识形态分析 | 第27-31页 |
1.对祖国文化的理解 | 第28-29页 |
2.对异国文化的态度 | 第29-30页 |
3.对文化差异与多元文化的理解 | 第30-31页 |
(二)高中英语教科书科学意识形态分析 | 第31-34页 |
1.科学精神 | 第32-33页 |
2.科学成就应用 | 第33-34页 |
(三)高中英语教科书的生态意识形态分析 | 第34-36页 |
1.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 | 第35-36页 |
2.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 | 第36页 |
(四)高中英语教科书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 | 第36-39页 |
1.对性别平等的理解 | 第37-38页 |
2.对性别差异的认识 | 第38-39页 |
四、结论与建议 | 第39-44页 |
(一)结论 | 第39-41页 |
1.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意识形态客观存在 | 第39页 |
2.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意识形态具有隐蔽性 | 第39-40页 |
3.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意识形态具有多元性 | 第40页 |
4.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明显渗透着西方文化,传递着西方价值体系 | 第40-41页 |
(二)建议 | 第41-44页 |
1.高中英语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 第41-42页 |
2.高中英语教科书审定的建议 | 第42页 |
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建议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附录一 | 第50-51页 |
附录二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