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3页 |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9-16页 |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0-13页 |
(二)高效染料敏化剂的基本要求 | 第13页 |
(三)染料敏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二、多金属氧酸盐简介 | 第16-21页 |
(一)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 | 第16-17页 |
(二)多酸的性质及应用 | 第17-21页 |
三、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21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一、密度泛函理论 | 第23-24页 |
(一)局域密度近似 | 第23页 |
(二)广义梯度近似 | 第23-24页 |
(三)杂化密度泛函 | 第24页 |
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Lindqvist-/Keggin-/Anderson型多酸-卟啉衍生物电荷转移特征与吸收光谱的DFT研究 | 第26-35页 |
一、前言 | 第26-2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27页 |
(二)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一)分子结构 | 第28-29页 |
(二)电子结构 | 第29-31页 |
(三)吸收光谱 | 第31-32页 |
(四)光伏性能参数 | 第32-33页 |
四、结论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不同 π 共轭片段对锌卟啉-Lindqvist型多酸杂化物电子性质及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35-46页 |
一、前言 | 第35-36页 |
二、计算细节 | 第36-3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36-37页 |
(二)计算方法 | 第37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一)分子结构 | 第37-38页 |
(二)电子结构 | 第38-40页 |
(三)吸收光谱 | 第40-42页 |
(四)分子内电荷转移分析 | 第42-43页 |
(五)光伏性能参数 | 第43-44页 |
四、结论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多酸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有机无机杂化物光伏性能的影响 | 第46-58页 |
一、前言 | 第46-47页 |
二、计算细节 | 第47-4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47-48页 |
(二)计算方法 | 第48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一)分子结构 | 第48-49页 |
(二)电子结构 | 第49-51页 |
(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分子内电荷转移 | 第51-54页 |
(四)光伏性能 | 第54页 |
四、结论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