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窃电现象分析 | 第8-12页 |
1.1.1 目前国内外电力系统窃电现状 | 第8-9页 |
1.1.2 窃电动机 | 第9-10页 |
1.1.3 反窃电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反窃电方法及对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窃电原理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 第14-23页 |
2.1 窃电原理分析 | 第15-16页 |
2.2 常用窃电手法 | 第16-19页 |
2.3 传统反窃电技术分析 | 第19-23页 |
第三章 电能量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在反窃电中的应用 | 第23-38页 |
3.1 电能量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概述 | 第23-24页 |
3.2 电能量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的组成 | 第24-27页 |
3.2.1 采集系统主站 | 第24-25页 |
3.2.2 采集系统信道 | 第25-26页 |
3.2.3 采集系统终端 | 第26页 |
3.2.4 电能表 | 第26-27页 |
3.3 电能量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中和反窃电相关的功能 | 第27-35页 |
3.3.1 数据报表管理 | 第29-33页 |
3.3.2 事件报表管理 | 第33-34页 |
3.3.3 线损管理 | 第34-35页 |
3.4 电能量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在反窃电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3.5 电能量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在反窃电中存在的不足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线损数据的反窃电技术 | 第38-48页 |
4.1 线损 | 第38-40页 |
4.1.1 线损的定义 | 第38-39页 |
4.1.2 线损的分类 | 第39-40页 |
4.2 发生窃电行为对线损数据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4.3 基于线损数据的反窃电技术 | 第41-45页 |
4.4 基于线损数据的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 第45-46页 |
4.5 反窃电技术的效益分析和适用情况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基于LABVIEW的反窃电分析平台 | 第48-53页 |
5.1 labview软件 | 第48-49页 |
5.2 反窃电分析平台 | 第49-51页 |
5.3 防窃电分析平台在某条线路的应用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