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火力发电、热力发电论文--联合循环发电论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与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联合循环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0-12页
        1.2.1 国外联合循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2.2 国内联合循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 天然气发电产业概况第12-13页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简介及运行特点第15-31页
    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轴系布置方式及特点第15-17页
    2.2 运行特点第17-23页
        2.2.1 联合循环机组的启动与加载第17-22页
        2.2.2 联合循环机组的减载与停机第22-23页
    2.3 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影响因素第23-28页
        2.3.1 机组负荷第23-25页
        2.3.2 大气条件第25-27页
            2.3.2.1 大气温度的影响第25-26页
            2.3.2.2 大气压力的影响第26页
            2.3.2.3 大气湿度的影响第26-27页
        2.3.3 机组燃料第27-28页
        2.3.4 进排气压力损失第28页
    2.4 燃机运行成本分析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联合循环机组优化运行第31-37页
    3.1 机组组合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第31-32页
        3.1.1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31页
        3.1.2 约束条件的确定第31-32页
    3.2 动态规划法第32-34页
        3.2.1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第32-33页
        3.2.2 动态规划的基本定理和基本方程第33-34页
        3.2.3 后向算法第34页
    3.3 动态规划法在机组负荷最优分配中的应用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机组概况及运行方式第37-45页
    4.1 机组概况第37-39页
        4.1.1 机组简介第37页
        4.1.2 机组供热运行方式概述第37-38页
        4.1.3 燃料概述第38页
        4.1.4 全厂热力系统概述第38-39页
    4.2 主机型式及主要参数第39-43页
        4.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第39-40页
        4.2.2 燃机概况第40-41页
        4.2.3 蒸汽轮机第41-42页
        4.2.4 余热锅炉第42-43页
    4.3“一拖一”与“二拖一”运行方式的对比第43-44页
        4.3.1 供热可靠性及其经济性对比第43-44页
        4.3.2 机组热效率第44页
        4.3.3 运行灵活性比较第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计算实例第45-60页
    5.1 联合循环性能试验第45-49页
    5.2 热耗曲线第49-51页
    5.3 非供热期负荷最优分配第51-55页
    5.4 供热期负荷最优分配第55-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内燃机整机振动研究
下一篇:LC196F发动机平衡机构设计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