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氮氧化物的来源与危害 | 第12-15页 |
1.1.1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现状 | 第12-14页 |
1.1.2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特点 | 第14-15页 |
1.2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 第15-19页 |
1.2.1 固/液相化学吸收法 | 第15-16页 |
1.2.2 NO_x催化分解技术 | 第16-17页 |
1.2.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 | 第17页 |
1.2.4 三效催化技术(TWC)与NO_x储存还原技术(NSR) | 第17页 |
1.2.5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 | 第17-19页 |
1.3 烃类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1.3.1 催化剂的选择 | 第19-21页 |
1.3.2 还原剂的影响 | 第21-22页 |
1.3.3 HC-SCR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22-24页 |
1.4 复合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24-26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6-30页 |
第二章 Co-C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硝活性的提升 | 第30-50页 |
2.1 引言 | 第30-3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2.2.2 材料的合成 | 第32-33页 |
2.2.3 材料的表征 | 第33-34页 |
2.2.4 催化剂活性的评价 | 第34页 |
2.2.5 催化剂稳定性的评价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Cu-C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硝性能的研究 | 第50-73页 |
3.1 引言 | 第50-5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2-57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2-53页 |
3.2.2 材料的合成 | 第53-55页 |
3.2.3 材料的表征 | 第55页 |
3.2.4 催化剂活性的评价 | 第55-56页 |
3.2.5 催化反应中C_3H_6被催化氧化情况的评价 | 第56-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Co-Cu-C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硝性能的研究 | 第73-89页 |
4.1 引言 | 第73-7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74-78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74-75页 |
4.2.2 材料合成 | 第75-76页 |
4.2.3 材料的表征 | 第76-77页 |
4.2.4 催化剂活性的评价 | 第77页 |
4.2.5 催化反应中C_3H_6被催化氧化情况的评价 | 第77-7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8-8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9-9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9-9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1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