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泉州市属公办高职院校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24页 |
2.1 高职院校的隶属关系梳理 | 第14-15页 |
2.2 公办高职院校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区别 | 第15-17页 |
2.3 高职院校融资的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2.4 泉州市属公办高职院校融资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2.5 泉州市属公办高职院校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2.5.1 财政拨款方面的问题 | 第20-21页 |
2.5.2 高职院校学费标准问题 | 第21页 |
2.5.3 高职院校自主创收方式的问题 | 第21-23页 |
2.5.4 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方面的问题 | 第23页 |
2.5.5 其他融资方式探索的问题 | 第23-24页 |
第3章 国内外高职院校融资经验及启示 | 第24-35页 |
3.1 国内外高职院校融资经验 | 第24-32页 |
3.1.1 德国的职业教育 | 第24-25页 |
3.1.2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 | 第25-27页 |
3.1.3 美国的职业教育 | 第27-28页 |
3.1.4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 | 第28-29页 |
3.1.5 国内高职院校融资情况 | 第29-32页 |
3.2 国内外高职院校融资的启示 | 第32-35页 |
3.2.1 健全的法律体系为教育投入提供保障 | 第32页 |
3.2.2 职业教育融资渠道多元化 | 第32-33页 |
3.2.3 政府投入占主导地位 | 第33页 |
3.2.4 校企之间深入合作,资源共享 | 第33-35页 |
第4章 泉州市属公办高职院校融资策略 | 第35-45页 |
4.1 BOT融资模式 | 第35-36页 |
4.1.1 引入BOT模式的意义 | 第35-36页 |
4.1.2 泉州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引入BOT模式的可行性 | 第36页 |
4.2 设施管理业务外包模式 | 第36-37页 |
4.3 高职院校升格模式 | 第37-39页 |
4.4 以资金为纽带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 第39-41页 |
4.5 科研融资多元化模式 | 第41-43页 |
4.6 资产置换模式 | 第43-45页 |
第5章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融资案例分析 | 第45-50页 |
5.1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融资现状 | 第45页 |
5.2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融资实例 | 第45-50页 |
5.2.1 利用高职院校升格模式进行融资 | 第45-46页 |
5.2.2 校企合作共建干细胞应用研发中心 | 第46-48页 |
5.2.3 采取BOT模式建设泉州市食品药品质量检测中心 | 第48-49页 |
5.2.4 旧校区资产置换融资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0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