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论文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思路与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听雨诗的历史衍展 | 第12-21页 |
2.1 诗骚中的本体和喻体 | 第12-14页 |
2.2 汉魏至中唐的雨意象 | 第14-17页 |
2.3 晚唐文人的听雨情结 | 第17-21页 |
第3章 晚唐听雨诗的情感类型 | 第21-28页 |
3.1 离愁别绪 | 第21-23页 |
3.2 漂泊之感 | 第23-25页 |
3.3 生命意识与方外之情 | 第25-28页 |
第4章 晚唐听雨诗的感知方式 | 第28-37页 |
4.1 单纯的听觉感知 | 第28-30页 |
4.2 听觉感知与视觉感知的交互 | 第30-34页 |
4.3 听觉感知与触觉感知的浑融 | 第34-37页 |
第5章 晚唐听雨诗的审美特质与影响 | 第37-44页 |
5.1 听雨与唐诗意境的幽约转向 | 第37-38页 |
5.2 听雨与唐代诗风的渐趋词化 | 第38-40页 |
5.3 听雨对后世文人心灵的浸染 | 第40-4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