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视角下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教学行为的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对话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11页 |
1.1.2 教师提问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1.3 教师反馈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数学课堂言语呈现行为的研究 | 第16-17页 |
2.2 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 | 第17-19页 |
2.3 数学课堂提问行为和反馈行为的研究 | 第19-26页 |
2.3.1 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研究 | 第20-23页 |
2.3.2 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研究 | 第23-26页 |
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26-30页 |
3.1 社会文化理论 | 第26-27页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7页 |
3.3 元认知自我监控理论 | 第27-28页 |
3.4 哲学解释学 | 第28页 |
3.5 对话概念的界定 | 第28-30页 |
4 研究设计 | 第30-36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4.2 对象选取 | 第30页 |
4.3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4.3.1 教师教学行为编码说明 | 第31页 |
4.4 教学行为分析框架说明 | 第31-36页 |
5 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 | 第36-73页 |
5.1 教学行为的个体分析 | 第36-61页 |
5.1.1 A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 | 第36-46页 |
5.1.2 B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 | 第46-52页 |
5.1.3 C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 | 第52-61页 |
5.2 三位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分析 | 第61-71页 |
5.3 结果 | 第71-73页 |
6 结论和启示 | 第73-77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启示 | 第74-75页 |
6.3 创新与不足 | 第75-76页 |
6.3.1 创新之处 | 第75-76页 |
6.3.2 不足之处 | 第76页 |
6.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录 | 第83-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