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动机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相关著作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相关学位论文、杂志期刊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4 小结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手工编织服装的历史溯源及其当下的发展趋势 | 第19-26页 |
2.1 手工编织服装的历史溯源 | 第20-23页 |
2.1.1 萌芽时期(史前时期)——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 | 第20-21页 |
2.1.2 发展时期(秦汉时期)——等级象征 | 第21-22页 |
2.1.3 断层时期(工业革命前后)——情感艺术的表达 | 第22-23页 |
2.2 手工编织服饰当下的流行趋势 | 第23-25页 |
2.2.1 NIKE——手工编织在运动鞋中的应用 | 第24页 |
2.2.2 H&M、ZARA——手工编织在“快时尚”品牌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2.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的美感元素 | 第26-37页 |
3.1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的美感元素 | 第26-34页 |
3.1.1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美感与材料 | 第27-30页 |
3.1.2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美感与工艺 | 第30-34页 |
3.2 手工编织服装的常用造型 | 第34-36页 |
3.3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的审美特征 | 第37-45页 |
4.1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外在的构建之美 | 第38-41页 |
4.1.1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的材料肌理美 | 第38-39页 |
4.1.2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的工艺秩序美 | 第39-40页 |
4.1.3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的视觉冲击美 | 第40-41页 |
4.2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内在的匠心之美 | 第41-42页 |
4.3 当代语境下手工编织服装造型审美的社会价值 | 第42-45页 |
4.3.1 当代的多元性审美情趣 | 第42-43页 |
4.3.2 当代的情感化精神消费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美的创作实践 | 第45-49页 |
5.1 作品的整体设计构思 | 第45-47页 |
5.1.1 作品的灵感来源 | 第45页 |
5.1.2 作品的设计元素的提取 | 第45-46页 |
5.1.3 作品的效果图 | 第46-47页 |
5.1.4 作品的成品展示 | 第47页 |
5.2 作品的美感表现 | 第47-48页 |
5.3 作品的社会价值 | 第48-49页 |
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56-57页 |
附录1 根据不同研究者对“编”“结”“织”三者的不同定义 | 第57-59页 |
附录2 手工编织在NIKE运动鞋中的应用统计表 | 第59-61页 |
附录3 与李永谟先生的访谈 | 第61-64页 |
附录4 与马毓秀女士的访谈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