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案例研究--以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一、引言第10-32页
    (一) 问题提出第10-12页
        1. 参与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第10页
        2. 参与式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第10-11页
        3. 参与式教学符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第11页
        4. 教学任务设置是参与式教学成功的关键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 参与式教学研究第12-19页
        2. 教学任务设置的研究第19-24页
    (三) 概念界定第24-27页
        1. 教学第24-25页
        2. 参与式教学第25-26页
        3. 参与式教学任务第26-27页
    (四) 研究问题第27-28页
    (五)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8-29页
        1. 研究目的第28页
        2. 研究意义第28-29页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9-32页
        1. 研究思路第29-30页
        2. 研究方法第30-32页
二、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意蕴第32-40页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第32-33页
        1. 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取向第32页
        2.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取向第32页
        3. 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32-33页
    (二)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第33-36页
        1.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内涵第33-34页
        2.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特征第34-36页
    (三)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第36-40页
        1.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哲学基础第36页
        2.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第36-37页
        3.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教育学基础第37-38页
        4.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语言学基础第38-40页
三、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的分析第40-46页
    (一)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的内涵第40页
    (二) 参与式教学“任务”与任务型教学“任务”第40-41页
    (三) 参与式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第41-43页
    (四)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的教育价值第43-46页
        1. 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43页
        2. 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第43-44页
        3. 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44页
        4. 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44页
        5. 促进小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第44-46页
四、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的分析第46-60页
    (一)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设计中任务设置分析第46-51页
        1.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的依据第46-48页
        2.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的要求第48-51页
    (二)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过程中任务设置分析第51-55页
        1.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的实施步骤第51-53页
        2.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的实施技术第53-55页
    (三)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反思中任务设置分析第55-60页
        1.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的评价原则第55-57页
        2.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的评价维度第57-60页
五、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任务设置案例剖析第60-82页
    (一) 第一次授课案例剖析第61-69页
        1. 《识字3》第一次授课任务设置情况第61-64页
        2. 《识字3》教学设计任务设置的剖析第64-67页
        3. 《识字3》教学过程任务设置的剖析第67-68页
        4. 《识字3》教学反思任务设置的剖析第68-69页
    (二) 第二次授课案例剖析第69-76页
        1. 《识字3》第二次授课任务设置情况第69-71页
        2. 《识字3》教学设计任务设置的改进第71-72页
        3. 《识字3》教学过程任务设置的改进第72-73页
        4. 《识字3》教学反思任务设置的改进第73-76页
    (三) 第三次授课案例剖析第76-82页
        1. 《识字3》第三次授课任务设置情况第76-78页
        2. 《识字3》教学设计任务设置的完善第78-79页
        3. 《识字3》教学过程任务设置的完善第79页
        4. 《识字3》教学反思任务设置的完善第79-82页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第82-92页
    (一) 研究的结论第82-86页
        1. 任务设置对教学实践具有导向作用第82-83页
        2. 任务设置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反映第83-84页
        3. 任务设置与教学实施具有不一致性第84-85页
        4. 有效的任务设置应是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参与第85-86页
    (二) 研究的建议第86-91页
        1.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任务设置的水平第86-87页
        2. 正确处理学生参与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第87-88页
        3. 任务设置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第88-89页
        4. 任务设置的重点是调动学生有效参与第89-91页
    (三)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附录第96-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给侧视域下“制造业+互联网”的产品创新模式初探--以小米科技为例
下一篇:手工编织服装造型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