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荞麦中具有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48页
    1.1 荞麦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第16-32页
        1.1.1 荞麦简介第16页
        1.1.2 荞麦的植物化学成分第16-28页
        1.1.3 荞麦的药理活性第28-32页
    1.2 两相酶与两相反应第32-38页
        1.2.1 一相酶与一相反应第33-36页
        1.2.2 二相酶与二相反应第36-38页
    1.3 二相酶的诱导与癌症化学预防第38-45页
        1.3.1 癌症化学预防第38-39页
        1.3.2 二相酶的诱导与癌症化学预防第39-41页
        1.3.3 植物中二相酶诱导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特征第41-44页
        1.3.4 二相酶的诱导机制第44-45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45-48页
        1.4.1 目的和意义第45-46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46-48页
第二章 荞麦弱极性提取物中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第48-66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49-50页
        2.1.1 实验材料第49页
        2.1.2 细胞系第49页
        2.1.3 主要试剂第49页
        2.1.4 主要仪器第49-50页
    2.2 实验方法第50-53页
        2.2.1 醌还原酶诱导试验第50-51页
        2.2.2 荞麦粉的提取及活性部位的筛选第51页
        2.2.3 HE-ME的分离与纯化第51-53页
        2.2.4 EA-ME的分离与纯化第53页
        2.2.5 核磁共振(NMR)分析第53页
        2.2.6 质谱(MS)分析第5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3-64页
        2.3.1 不同萃取部分的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筛选第53-55页
        2.3.2 HE-ME柱层析组分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55-58页
        2.3.3 EA-ME柱层析组分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58-59页
        2.3.4 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及二级次组分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59-62页
        2.3.5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62-64页
    2.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三章 荞麦甲醇提取物中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第66-82页
    3.1 材料与试剂第66-67页
        3.1.1 实验材料第66页
        3.1.2 细胞系第66页
        3.1.3 主要试剂第66-67页
        3.1.4 主要仪器第67页
    3.2 实验方法第67-69页
        3.2.1 醌还原酶诱导试验第67-68页
        3.2.2 荞麦粉的提取及活性部位的筛选第68页
        3.2.3 ME-EA的分离与纯化第68-69页
        3.2.4 核磁共振分析第69页
        3.2.5 质谱分析第6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9-81页
        3.3.1 不同萃取物醌还原酶诱导活性部位的筛选第69-71页
        3.3.2 ME-EA柱层析组分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71-72页
        3.3.3 ME-EA-F2各个次组分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72-75页
        3.3.4 ME-EA-F3各个次组分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75-78页
        3.3.5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78-81页
    3.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荞麦化合物单独作用时的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研究第82-94页
    4.1 材料与试剂第83页
        4.1.1 细胞系第83页
        4.1.2 主要试剂第83页
        4.1.3 主要仪器第83页
    4.2 实验方法第83-84页
        4.2.1 细胞培养第83页
        4.2.2 醌还原酶诱导试验第83-84页
        4.2.3 结果分析第84页
        4.2.4 统计分析第8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4-92页
        4.3.1 化合物1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84-85页
        4.3.2 化合物2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85-86页
        4.3.3 化合物3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86-87页
        4.3.4 化合物4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87-88页
        4.3.5 化合物5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88-89页
        4.3.6 化合物6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89-90页
        4.3.7 化合物7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90-92页
    4.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荞麦化合物联合作用时的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研究第94-109页
    5.1 材料与试剂第95页
        5.1.1 细胞系第95页
        5.1.2 主要试剂第95页
        5.1.3 主要仪器第95页
    5.2 实验方法第95-97页
        5.2.1 细胞培养第95页
        5.2.2 醌还原酶诱导试验第95-96页
        5.2.3 结果分析第96-9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7-108页
        5.3.1 阿魏酸乙酯和 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97-98页
        5.3.2 阿魏酸乙酯和原儿茶酸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98页
        5.3.3 阿魏酸乙酯和N-反式-阿魏酰酪胺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98-99页
        5.3.4 阿魏酸乙酯和槲皮素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99-100页
        5.3.5 阿魏酸乙酯和杨梅素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100-101页
        5.3.6 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和原儿茶酸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101-102页
        5.3.7 N-反式-阿魏酰酪胺和丁香酸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102-103页
        5.3.8 N-反式-阿魏酰酪胺和槲皮素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103-104页
        5.3.9 N-反式-阿魏酰酪胺和杨梅素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104-105页
        5.3.10 槲皮素和丁香酸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105-106页
        5.3.11 杨梅素和丁香酸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106-107页
        5.3.12 槲皮素和杨梅素联用的醌还原酶诱导潜力第107-108页
    5.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主要创新点及展望第109-112页
    6.1 全文结果与结论第109-110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10页
    6.3 问题与展望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4页
附录第124-138页
缩略词第138-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作者简介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辐射成像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Contex-M3处理器的车载智能终端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