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及经济绩效研究--以豫鲁冀皖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1 农地流转产生的背景及现状第13页
        1.3.2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1.3.3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经营及其效率的影响第14-15页
        1.3.4 农地流转的经济效应第15-16页
        1.3.5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第16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现状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1页
        2.1.1 概念界定第19页
        2.1.2 研究假设第19-20页
        2.1.3 相关理论第20-21页
    2.2 数据来源第21-23页
        2.2.1 样本选择第21-22页
        2.2.2 样本特征第22-23页
    2.3 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现状及问题第23-25页
        2.3.1 土地流转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第23页
        2.3.2 农地流转存在区域差异第23-24页
        2.3.3 土地流转期限较短第24页
        2.3.4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24页
        2.3.5 土地流转中流转出土地“非粮化”明显第24-25页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第25-31页
    3.1 模型及变量选择第25-27页
        3.1.1 模型选择第25页
        3.1.2 变量选择及预期第25-27页
    3.2 实证分析及结果讨论第27-30页
        3.2.1 共线性诊断第27页
        3.2.2 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第27-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经济绩效计量分析第31-45页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1-33页
        4.1.1 粮食作物投入统计第31-32页
        4.1.2 粮食作物产出水平统计分析第32-33页
    4.2 农地流转对粮食投入产出影响实证分析第33-38页
        4.2.1 变量及模型选择第33-35页
        4.2.2 农地流转对种粮投入影响实证结果第35-37页
        4.2.3 农地流转对粮食产出间接影响实证结果第37-38页
    4.3 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实证分析第38-40页
        4.3.1 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第38-39页
        4.3.2 农地流转对农业规模报酬的影响第39页
        4.3.3 农地流转对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第39-40页
    4.4 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第40-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启示第45-49页
    5.1 研究结论第45-46页
    5.2 政策启示第46-49页
        5.2.1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第46页
        5.2.2 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第46页
        5.2.3 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合理限制流转土地“非粮化”第46-47页
        5.2.4 创新粮食补贴方式第47页
        5.2.5 鼓励经营土地50亩以上的转入户种粮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质沥青中低温粘弹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车用变速器非标齿轮的承载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