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沥青中低温粘弹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10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粘弹性理论 | 第13-23页 |
2.1 弹性 | 第13-14页 |
2.2 粘性 | 第14-15页 |
2.2.1 粘性基本力学性质 | 第14页 |
2.2.2 粘度测定 | 第14-15页 |
2.3 粘弹性 | 第15-17页 |
2.3.1 粘弹性基本力学性质 | 第16页 |
2.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4 本构模型 | 第17-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沥青路面中低温开裂性能 | 第23-31页 |
3.1 概述 | 第23页 |
3.2 沥青路面开裂机理分析 | 第23-24页 |
3.3 沥青路面开裂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3.3.1 材料选取 | 第24-25页 |
3.3.2 环境影响 | 第25页 |
3.3.3 路面结构 | 第25页 |
3.3.4 其他影响因素 | 第25页 |
3.4 开裂对沥青路面产生的危害 | 第25-26页 |
3.5 实验方法比对 | 第26-28页 |
3.6 中低温评价指标对比 | 第28-29页 |
3.7 路面开裂的防治措施 | 第29-3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试验方案研究 | 第31-35页 |
4.1 试验仪器 | 第31-32页 |
4.1.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设备简介 | 第31-32页 |
4.1.2 动态剪切流变仪各参数的选择 | 第32页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4.2.1 频率扫描试验 | 第32-33页 |
4.2.2 温度扫描试验 | 第33页 |
4.3 分析软件 | 第3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五章 频率扫描下沥青性能研究 | 第35-45页 |
5.1 频率扫描下粘度敏感性 | 第35-36页 |
5.2 Han曲线频率依赖性分析 | 第36-38页 |
5.3 粘弹性系数频率依赖性分析 | 第38-44页 |
5.3.1 存储模量与损耗模量频率依赖性 | 第38-40页 |
5.3.2 复合模量频率依赖性 | 第40页 |
5.3.3 相位角频率依赖性 | 第40-41页 |
5.3.4 抗车辙因子频率依赖性 | 第41-43页 |
5.3.5 疲劳因子频率依赖性 | 第43-44页 |
5.4 结语 | 第4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温度扫描下沥青性能研究 | 第45-55页 |
6.1 温度扫描下粘度敏感性 | 第45-46页 |
6.2 粘度对路用性能影响 | 第46-48页 |
6.2.1 粘度对车辙因子影响 | 第46-47页 |
6.2.2 粘度对疲劳因子影响 | 第47-48页 |
6.3 粘弹性系数温度扫描结果 | 第48-51页 |
6.3.1 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敏感性 | 第49-50页 |
6.3.2 复合模量敏感性 | 第50-51页 |
6.3.3 车辙因子敏感性 | 第51页 |
6.4 粘弹性系数结果回归分析 | 第51-53页 |
6.5 结语 | 第53-5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结论 | 第55-56页 |
7.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