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抗菌素论文

红霉素基因工程菌发酵优化及活细胞传感仪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0-23页
    1.1 红霉素概述第10-13页
        1.1.1 红霉素的理化性质第10页
        1.1.2 红霉素的结构第10-11页
        1.1.3 红霉素的生物合成第11-13页
    1.2 红霉素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红霉素的基因工程优化第13-14页
        1.2.2 红霉素的发酵工艺优化第14-15页
    1.3 活细胞传感仪第15-21页
        1.3.1 活细胞传感仪的测量原理第16-20页
        1.3.2 活细胞传感仪的应用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1-23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1 实验菌种第23页
        2.1.2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23页
        2.1.3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 实验培养方法第24页
        2.2.1 斜面培养第24页
        2.2.2 50L发酵罐发酵培养第24页
    2.3 在线参数检测方法第24页
    2.4 离线参数检测方法第24-25页
        2.4.1 离心压缩体积(PMV)菌浓检测方法第24页
        2.4.2 氨基氮浓度的检测方法第24页
        2.4.3 发酵液里总糖和还原糖浓度的检测方法第24-25页
        2.4.4 溶磷浓度的检测方法第25页
        2.4.5 丙醇浓度的检测方法第25页
        2.4.6 红霉素化学效价的检测方法第25页
        2.4.7 红霉素各组分的检测方法第25页
        2.4.8 蛋白酶酶活的检测方法第25页
        2.4.9 淀粉酶酶活的检测方法第25页
        2.4.10 铵离子浓度检测方法第25页
    2.5 活细胞传感仪检测方法第25-26页
    2.6 自动菌形量化方法第26-27页
第3章 氮磷调控及去酵母粉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第27-40页
    3.1 引言第27-28页
    3.2 高铵配方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第28-31页
    3.3 在高铵配方中降低黄豆饼粉含量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1-35页
    3.4 去酵母粉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第35-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糖醇调控及活细胞传感仪在红霉素发酵中的应用第40-53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离线与在线菌浓测量比较第41-45页
    4.3 活细胞传感仪在补醇调节中的应用第45-47页
    4.4 比生长速率与红霉素合成的关系第47-50页
    4.5 结合活细胞传感仪和OUR进行补醇调节第50-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新菌种考察及发酵过程优化第53-66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新菌种HL7与ZL1004种子及发酵过程比较第53-60页
        5.2.1 新菌种HL7与ZL1004种子罐过程比较第53-57页
        5.2.2 新菌种HL7与ZL1004发酵罐过程比较第57-60页
    5.3 新菌种HL7玉米浆配方和酵母粉配方发酵优化第60-64页
        5.3.1 新菌种HL7玉米浆配方发酵优化第60-62页
        5.3.2 新菌种HL7酵母粉配方发酵优化第62-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代谢和转运的尼美舒利肝毒性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迟缓爱德华氏菌抗原蛋白FBA在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及抗原表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