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Nb钢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 | 第12-14页 |
1.1.1 世界的Nb钢 | 第12页 |
1.1.2 中国的Nb钢 | 第12-14页 |
1.2 高Nb管线钢的发展应用 | 第14-17页 |
1.2.1 高Nb管线钢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管线钢的合金化 | 第14-15页 |
1.2.3 Nb在高Nb管线钢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1.2.4 管线钢的强韧性机制 | 第16-17页 |
1.3 高Nb管线钢奥氏体晶粒长大动力学 | 第17-18页 |
1.3.1 等温长大动力学 | 第17-18页 |
1.3.2 非等温长大动力学 | 第18页 |
1.4 高Nb管线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0-22页 |
第2章 高Nb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研究 | 第22-6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3 峰值温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24-37页 |
2.3.1 峰值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 第24-29页 |
2.3.2 峰值温度对相变的影响 | 第29页 |
2.3.3 峰值温度对韧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4 峰值温度对M/A组元的影响 | 第30-33页 |
2.3.5 峰值温度对断口形貌的影响 | 第33-37页 |
2.4 冷却速度对CGHAZ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7-47页 |
2.4.1 冷却速度对CGHAZ组织的影响 | 第37-42页 |
2.4.2 冷却速度对CGHAZ相变的影响 | 第42-43页 |
2.4.3 冷却速度对CGHAZ韧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4 冷却速度对CGHAZ中M/A组元的影响 | 第44-46页 |
2.4.5 冷却速度对CGHAZ断口形貌的影响 | 第46-47页 |
2.5 分析讨论 | 第47-59页 |
2.5.1 焊接参数对相变的影响 | 第47-48页 |
2.5.2 有效晶粒尺寸和大角度晶界分析 | 第48-55页 |
2.5.3 M/A组元分析 | 第55-58页 |
2.5.4 母材的组织成分对相变组织及韧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3章 高Nb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强度研究 | 第60-88页 |
3.1 引言 | 第60页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60-62页 |
3.3 HAZ的显微组织及相变温度 | 第62-74页 |
3.4 高Nb管线钢焊接HAZ的强度 | 第74-76页 |
3.5 分析讨论 | 第76-87页 |
3.5.1 峰值温度对组织与强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3.5.2 母材成分对组织与强度的影响 | 第78-8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4章 高Nb钢原奥氏体晶粒的非等温长大 | 第88-102页 |
4.1 引言 | 第88页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88-89页 |
4.3 原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演变 | 第89-92页 |
4.4 析出物的演变 | 第92-95页 |
4.5 分析讨论 | 第95-101页 |
4.5.1 析出对非等温过程中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95-97页 |
4.5.2 Nb对Ti的碳氮化物的影响 | 第97-10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5章 高Nb钢中Nb的碳化物的析出动力学 | 第102-119页 |
5.1 引言 | 第102页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02-103页 |
5.3 925 ℃和 600 ℃时的保温时间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5.4 925 ℃时Nb的碳化物在奥氏体中及 600 ℃时在针状铁素体中的析出 | 第107-111页 |
5.5 试验钢在 925 ℃及 600 ℃保温过程中的硬度 | 第111-112页 |
5.6 分析讨论 | 第112-118页 |
5.6.1 在奥氏体或针状铁素体中Nb的碳化物的析出动力学 | 第112-116页 |
5.6.2 Nb碳化物在奥氏体或针状铁素体中的析出对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结论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