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沃替西汀新盐:设计、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1.1 成盐的概念第12页
        1.1.2 pKa规则第12-13页
        1.1.3 成盐的制备方法第13页
    1.2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3 晶体结构第14-16页
        1.3.1 晶体微观结构第14-15页
        1.3.2 晶体结构测定第15-16页
    1.4 药物成盐的表征方法第16-18页
        1.4.1 X-射线粉末衍射法第17页
        1.4.2 热分析法第17页
        1.4.3 红外光谱法第17-18页
        1.4.4 拉曼光谱法第18页
    1.5 平衡溶解度第18页
    1.6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目的和主要成果第18-21页
        1.6.1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目的第18-19页
        1.6.2 研究内容第19页
        1.6.3 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沃替西汀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基本特征第21-27页
    2.1 命名第21页
    2.2 化学式第21页
        2.2.1 分子式第21页
        2.2.2 结构式第21页
    2.3 分子量第21页
    2.4 外观色泽第21页
    2.5 相关晶型专利第21-22页
    2.6 原料来源及纯度第22-23页
    2.7 原料的表征第23-26页
        2.7.1 X射线粉末衍射第23-24页
        2.7.2 热分析 TG-DSC第24页
        2.7.3 红外第24-25页
        2.7.4 核磁 NMR第25-26页
    2.8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沃替西汀与有机酸成盐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第27-55页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7-28页
        3.1.1 实验试剂第27页
        3.1.2 实验仪器第27-28页
    3.2 成盐制备第28-30页
        3.2.1 沃替西汀对甲基苯甲酸盐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第28-29页
        3.2.2 沃替西汀对硝基苯甲酸盐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第29页
        3.2.3 沃替西汀对氨基苯甲酸盐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第29页
        3.2.4 沃替西汀对硝基苯乙酸盐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第29页
        3.2.5 沃替西汀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盐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第29-30页
    3.3 结果表征与性质讨论第30-47页
        3.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30-33页
        3.3.2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第33-39页
        3.3.3 核磁分析第39-42页
        3.3.4 TG分析第42-43页
        3.3.5 DSC分析第43-44页
        3.3.6 IR分析第44-47页
    3.4 沃替西汀五氟尿嘧啶盐第47-52页
        3.4.1 成盐制备及其单晶培养第47-48页
        3.4.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48页
        3.4.3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第48-51页
        3.4.4 核磁分析第51页
        3.4.5 热分析第51-52页
    3.5 平衡溶解度性质分析第52-53页
        3.5.1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52页
        3.5.2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第52-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沃替西汀与无机酸成盐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第55-67页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5-56页
        4.1.1 实验试剂第55页
        4.1.2 实验仪器第55-56页
    4.2 成盐制备第56-57页
        4.2.1 沃替西汀半盐酸盐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第56页
        4.2.2 沃替西汀盐酸盐的制备及其单晶的培养第56-57页
        4.2.3 沃替西汀氢溴酸盐的制备第57页
    4.3 结果表征与性质讨论第57-64页
        4.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57-59页
        4.3.2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第59-63页
        4.3.3 TG分析第63-64页
        4.3.4 DSC分析第64页
    4.4 平衡溶解度性质分析第64-65页
        4.4.1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64-65页
        4.4.2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第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果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第7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件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形/线性RGD序列短肽与整合素αvβ3的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
下一篇:抗哮喘新药左旋(R)-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制剂的制备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