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3-15页 |
第2章 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概念和理论 | 第15-20页 |
2.1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1 学术界对教育服务贸易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教育服务贸易的界定 | 第15页 |
2.1.3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概念和提供形式 | 第15-16页 |
2.1.4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差异特征 | 第16-17页 |
2.2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1 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 第17页 |
2.2.2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和特质 | 第17-18页 |
2.3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3.1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页 |
2.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比较分析 | 第20-30页 |
3.1 中美境外消费贸易现状比较-留学生教育 | 第20-24页 |
3.2 中美商业存在贸易现状比较-境外合作办学 | 第24-26页 |
3.3 中美跨境交付贸易现状比较-跨国远程教育 | 第26-27页 |
3.4 中美自然人流动贸易现状比较 | 第27-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评估 | 第30-39页 |
4.1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 | 第30-31页 |
4.2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比较 | 第31-37页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比较 | 第33-34页 |
4.2.2 贸易竞争优势指标比较 | 第34-36页 |
4.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比较 | 第36-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 | 第39-54页 |
5.1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选取 | 第39-40页 |
5.2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生产要素比较 | 第40-43页 |
5.3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需求要素比较 | 第43-44页 |
5.4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比较 | 第44-46页 |
5.5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院校战略、结构和竞争比较 | 第46-50页 |
5.5.1 美国对外合作办学案例启示 | 第46-48页 |
5.5.2 中国对外合作办学案例启示 | 第48-50页 |
5.6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府因素比较 | 第50-52页 |
5.7 中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机遇要素比较 | 第52-5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