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文献综述评论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及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 | 第13-21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 第13页 |
2.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第13-15页 |
2.2.1 金融数据丰富 | 第13-14页 |
2.2.2 信息共享程度高 | 第14页 |
2.2.3 重视用户体验 | 第14页 |
2.2.4 流程简单,操作捷性 | 第14页 |
2.2.5 沟通维护成本低 | 第14-15页 |
2.3 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第15-20页 |
2.3.1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利差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2.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 第17-18页 |
2.3.3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业务及其他业务收入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2.3.4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 第21-27页 |
3.1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21-24页 |
3.1.1 第三方支付结算业务 | 第21-22页 |
3.1.2 网络借贷业务 | 第22-23页 |
3.1.3 网络资产管理业务 | 第23-24页 |
3.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巨大挑战 | 第24-25页 |
3.3 网络融资平台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挑战 | 第25页 |
3.4 互联网金融理财挤压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 第25-2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冲击分析 | 第27-32页 |
4.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利差业务的冲击 | 第27-29页 |
4.1.1 互联网金融通过商业银行负债项对其盈利的影响 | 第27-28页 |
4.1.2 互联网金融通过商业银行资产项对其盈利的影响 | 第28页 |
4.1.3 敏感性分析——以互联网货币基金类产品为例 | 第28-29页 |
4.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非利差业务的冲击 | 第29-31页 |
4.2.1 第三方支付结算业务——冲击多个中收项目 | 第29页 |
4.2.2 投资理财业务——冲击代理业务 | 第29-30页 |
4.2.3 敏感性分析——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例 | 第30-3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创新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 第32-43页 |
5.1 上市银行营业利润与利息净收入、中间业务的实证分析 | 第33-37页 |
5.1.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第33页 |
5.1.2 样本选取 | 第33页 |
5.1.3 回归分析 | 第33-37页 |
5.2 国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创新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7-39页 |
5.2.1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创新发展的经验 | 第37-38页 |
5.2.2 日本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创新发展的经验 | 第38-39页 |
5.2.3 德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创新发展的经验 | 第39页 |
5.3 创新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 第39-42页 |
5.3.1 提升专业水平,创新中间业务 | 第40页 |
5.3.2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势业务 | 第40-41页 |
5.3.3 升级网银平台,优化用户体验 | 第41-42页 |
5.3.4 洞悉客户心理,坚持需求导向 | 第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