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荆州市工业学校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9页
    1.1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第9-10页
        1.1.1 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第9页
        1.1.2 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第9-10页
        1.1.3 新课程体系的结构及培养目标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文献述评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6-19页
        1.3.1 研究目的意义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7-19页
第2章 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第19-26页
    2.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征第19-21页
        2.1.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第19-20页
        2.1.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第20-21页
    2.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形成及必要性第21-23页
        2.2.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形成第21-22页
        2.2.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第22-23页
    2.3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第23-26页
        2.3.1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23页
        2.3.2 完善实训模式第23-24页
        2.3.3 建设师资团队第24-25页
        2.3.4 建设实训基地第25-26页
第3章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荆州市工业学校汽修专业的应用第26-44页
    3.1 汽修专业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期分析第26-30页
        3.1.1 教师队伍分析第26页
        3.1.2 教学环境分析第26页
        3.1.3 学生分析第26-28页
        3.1.4 课程体系分析第28-30页
    3.2 汽修专业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第30-36页
        3.2.1“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第30页
        3.2.2 一体化教学环境的营造第30-32页
        3.2.3 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第32页
        3.2.4 专业课程计划的调整第32-34页
        3.2.5 课程内容的改造第34-36页
    3.3 汽修专业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第36-44页
        3.3.1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第36-39页
        3.3.2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3.3.3 制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原因探讨第41-44页
第4章 中职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建议第44-51页
    4.1 明确培养方案第44页
    4.2 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第44-46页
    4.3 开发设计培养教材第46-47页
    4.4 改善师资结构第47页
    4.5 改革教学方式第47-48页
    4.6 建立一体化教学基地第48-51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1-55页
    5.1 研究的结论第51-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解毒消瘿合剂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减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糖胰生2号对糖耐量减低的临床干预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GLP-1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