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 第9-10页 |
1.1.1 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 第9页 |
1.1.2 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 | 第9-10页 |
1.1.3 新课程体系的结构及培养目标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9页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9页 |
第2章 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 第19-26页 |
2.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征 | 第19-21页 |
2.1.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 第19-20页 |
2.1.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20-21页 |
2.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形成及必要性 | 第21-23页 |
2.2.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 第21-22页 |
2.2.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2.3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 第23-26页 |
2.3.1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 第23页 |
2.3.2 完善实训模式 | 第23-24页 |
2.3.3 建设师资团队 | 第24-25页 |
2.3.4 建设实训基地 | 第25-26页 |
第3章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荆州市工业学校汽修专业的应用 | 第26-44页 |
3.1 汽修专业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期分析 | 第26-30页 |
3.1.1 教师队伍分析 | 第26页 |
3.1.2 教学环境分析 | 第26页 |
3.1.3 学生分析 | 第26-28页 |
3.1.4 课程体系分析 | 第28-30页 |
3.2 汽修专业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 第30-36页 |
3.2.1“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 第30页 |
3.2.2 一体化教学环境的营造 | 第30-32页 |
3.2.3 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 第32页 |
3.2.4 专业课程计划的调整 | 第32-34页 |
3.2.5 课程内容的改造 | 第34-36页 |
3.3 汽修专业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36-44页 |
3.3.1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 | 第36-39页 |
3.3.2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3.3.3 制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原因探讨 | 第41-44页 |
第4章 中职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建议 | 第44-51页 |
4.1 明确培养方案 | 第44页 |
4.2 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 | 第44-46页 |
4.3 开发设计培养教材 | 第46-47页 |
4.4 改善师资结构 | 第47页 |
4.5 改革教学方式 | 第47-48页 |
4.6 建立一体化教学基地 | 第48-5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5页 |
5.1 研究的结论 | 第51-53页 |
5.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