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9-12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2-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4-25页
    2.1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的概念第14-20页
        2.1.1 法律程序第14页
        2.1.2 正当、正当化第14-16页
        2.1.3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第16-18页
        2.1.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程序正当化的特征第18-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4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2页
        2.2.2 正当程序理论第22-23页
        2.2.3 理性决策理论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存在的问题第25-34页
    3.1 法律体系存在不足第25-26页
    3.2 法律责任出现缺失第26页
    3.3 衡量标准没有建立第26-27页
    3.4 风险评估欠缺社会参与性第27-28页
    3.5 环境信息公开缺乏主动性第28-30页
    3.6 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第30-33页
    3.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的经验与启示第34-42页
    4.1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概述第34-38页
        4.1.1 立法沿革与目的第34-35页
        4.1.2 相关机关及适用范围第35页
        4.1.3 环评流程与法律程序设计第35-38页
    4.2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的发展实践第38-40页
        4.2.1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正当化价值体现第38-39页
        4.2.2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的公众参与落实第39-40页
    4.3 启示与借鉴第40-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的完善第42-47页
    5.1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法律体系第42页
    5.2 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违法责任第42-43页
    5.3 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的衡量标准第43-44页
        5.3.1 对环境影响的大小第43页
        5.3.2 涉及参与公众范围的广狭第43页
        5.3.3 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第43-44页
        5.3.4 程序花费支出与环境保护利益的合比例性第44页
    5.4 加强风险评估机制的规范性与可靠性第44-45页
    5.5 细化环境信息公开规定第45页
    5.6 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第45-46页
    5.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研究
下一篇:论环境监管失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