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彩色学分卡”评价方式的研究初探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1 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第8页
        1.1.2 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第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2.3 现有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第10-12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意义第12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2-14页
        1.4.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合作学习评价方式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4-20页
    2.1 合作学习评价方式概念界定第14-16页
        2.1.1 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第14页
        2.1.2 评价与评价方式的概念界定第14-16页
    2.2 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2.2.1 多元智能理论第16页
        2.2.2 建构主义思想第16页
        2.2.3 后现代主义第16-17页
        2.2.4 人际关系学说第17页
    2.3 合作学习评价的基本原则第17-18页
        2.3.1 发展性原则第17-18页
        2.3.2 全面性原则第18页
        2.3.3 学生中心原则第18页
        2.3.4 过程性原则第18页
    2.4 “彩色学分卡”的实施背景和理论基础第18-20页
        2.4.1 “彩色学分卡”评价实施的背景第18页
        2.4.2 “彩色学分卡”评价方式实施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第三章 “彩色学分卡”的评价方式的制定第20-30页
    3.1 关于现有合作学习评价方式中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第20-23页
        3.1.1 调查问卷的制定第20页
        3.1.2 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3.2 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第23-24页
        3.2.1 访谈对象第23页
        3.2.2 访谈内容第23页
        3.2.3 访谈结果及分析第23-24页
    3.3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第24-25页
    3.4 利用“彩色学分卡”评价方式的创建第25-30页
        3.4.1 小组建设第25页
        3.4.2 小组分工第25-26页
        3.4.3 “彩色学分卡”评价机制的实施细则第26-30页
第四章 “彩色学分卡”的评价方式的实施第30-37页
    4.1 实验对象第30页
    4.2 实验步骤第30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4.3.1 第一阶段试行第30页
        4.3.2 第二阶段试行第30-33页
        4.3.3 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问题第33页
        4.3.4 对问题进行调整第33-34页
        4.3.5 第三阶段试行第34-37页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反思和展望第37-41页
    5.1 关于“彩色学分卡”评价方式研究的结论第37页
    5.2 研究反思第37-39页
    5.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39-41页
        5.3.1 存在问题第39-40页
        5.3.2 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A第43-44页
附录B第44-4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主题教学模块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下一篇:基于客户感知的3G与4G一体化网络的规划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