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2.1 历史文化名镇 | 第17-18页 |
1.2.2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总体规划 | 第18-19页 |
1.2.3 毛坦厂历史文化名镇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1.4 主要研究问题 | 第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1-23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2 框架体系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现状概况 | 第23-29页 |
2.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问题 | 第23页 |
2.2 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2.2.1 名镇旅游热度 | 第23-24页 |
2.2.2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2.3 历史文化名镇核心价值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 第25页 |
2.4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2.5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2.6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总体规划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2.6.1 旅游总体规划可以控制和保护资源 | 第27页 |
2.6.2 旅游开发的前提是遗产资源的保护 | 第27页 |
2.6.3 旅游总体规划有利于文化传播,普及遗产保护意识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 第29-39页 |
3.1 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现行制度框架与技术标准 | 第29-34页 |
3.1.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制度框架与技术标准 | 第29-31页 |
3.1.2 旅游规划现行法律与技术标准 | 第31-34页 |
3.2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保护规划的关系 | 第34-36页 |
3.2.1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总体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的关系 | 第34-35页 |
3.2.2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规划与名镇保护规划的关系 | 第35-36页 |
3.3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研究综述 | 第36-39页 |
3.3.1 关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研究 | 第36-37页 |
3.3.2 关于历史文化村镇的旅游规划的研究 | 第37-38页 |
3.3.3 基于选题的研究评述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价值保护的名镇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52页 |
4.1 历史文化名镇价值要素认识及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 第39-44页 |
4.1.1 历史文化名镇价值要素认识 | 第39-41页 |
4.1.2 历史文化名镇价值认识 | 第41-43页 |
4.1.3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分类 | 第43-44页 |
4.2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总体认识与特点 | 第44-45页 |
4.3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功能 | 第45页 |
4.4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第45-52页 |
4.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第45-46页 |
4.4.2 评价框架构建 | 第46-47页 |
4.4.3 评价指标构建 | 第47-48页 |
4.4.4 指标权重确定 | 第48-49页 |
4.4.5 指标评价标准确定 | 第49-50页 |
4.4.6 评价体系确立 | 第50页 |
4.4.7 等级划分及核心价值资源判断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基于旅游资源核心价值保护的旅游总体规划路径 | 第52-62页 |
5.1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总体规划的定位 | 第52-53页 |
5.1.1 编制特点 | 第52页 |
5.1.2 定位 | 第52-53页 |
5.2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总体规划框架 | 第53-57页 |
5.2.1 规划的基本结构 | 第53-54页 |
5.2.2 编制纲要和规划要点 | 第54-57页 |
5.3 基于旅游资源核心价值保护的名镇旅游规划指引 | 第57-61页 |
5.3.1 建立核心价值要素保护清单 | 第57-58页 |
5.3.2 保护分区,服务建区 | 第58页 |
5.3.3 建筑分类,资源分级 | 第58-60页 |
5.3.4 容量控制,游线分流 | 第60-61页 |
5.4 规划建设管理建议 | 第61-62页 |
5.4.1 净化核心保护区,回归原真性 | 第61页 |
5.4.2 多部门协调合作,加大执行力 | 第61页 |
5.4.3 注重多方参与,提倡社区共建 | 第61页 |
5.4.4 建立信息化策略,促进网络构建 | 第61页 |
5.4.5 制定产业政策,品牌化经营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实证研究:毛坦厂镇旅游总体规划 | 第62-96页 |
6.1 毛坦厂镇概况和旅游发展现状 | 第62-70页 |
6.1.1 毛坦厂历史文化名镇概况 | 第62-65页 |
6.1.2 毛坦厂镇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 | 第65-67页 |
6.1.3 毛坦厂镇旅游业SWOT分析 | 第67-70页 |
6.2 毛坦厂镇相关规划解读 | 第70-72页 |
6.2.1 对毛坦厂镇总体规划的解读 | 第70页 |
6.2.2 对毛坦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解读 | 第70-71页 |
6.2.3 对金安区旅游发展规划的解读 | 第71页 |
6.2.4 小结 | 第71-72页 |
6.3 毛坦厂镇旅游资源评价 | 第72-77页 |
6.3.1 毛坦厂镇旅游资源普查与分类 | 第72-73页 |
6.3.2 毛坦厂镇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 第73页 |
6.3.3 核心价值要素保护清单 | 第73-76页 |
6.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分析 | 第76-77页 |
6.4 毛坦厂镇旅游总体规划策略和路径指引 | 第77-96页 |
6.4.1 毛坦厂镇旅游总体规划技术路线 | 第77页 |
6.4.2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 第77-80页 |
6.4.3 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和形象定位 | 第80-84页 |
6.4.4 旅游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 第84-86页 |
6.4.5 核心景区分层保护开发模式 | 第86-87页 |
6.4.6 毛坦厂镇建筑类旅游资源分类保护利用要点 | 第87-92页 |
6.4.7 环境容量预测 | 第92页 |
6.4.8 游线设计 | 第92-94页 |
6.4.9 毛坦厂镇旅游总体规划实施策略和建议 | 第94-96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第96-97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