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以景观为导向的雨水花园设计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1.1 城市雨水问题的社会背景第18页
        1.1.2 风景园林学的学科背景第18-1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
        1.2.1 研究目的第19页
        1.2.2 研究意义第19页
    1.3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1 文献综述第19页
        1.3.2 实地调研第19-20页
        1.3.3 理论及案例分析第20页
        1.3.4 实践探索第20-21页
    1.4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二章 雨水花园相关研究概述第22-32页
    2.1 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1.1 低影响开发理论第22页
        2.1.2 水敏性城市设计第22页
        2.1.3 海绵城市第22-23页
        2.1.4 绿色基础设施第23页
        2.1.5 景观基础设施第23-24页
    2.2 雨水花园概述第24-27页
        2.2.1 雨水花园概念解读第24页
        2.2.2 雨水花园的功能第24-25页
        2.2.3 雨水花园的类型第25页
        2.2.4 雨水花园的结构第25-27页
    2.3 雨水花园相关研究综述第27-30页
        2.3.1 国外雨水花园研究综述第27页
        2.3.2 国内雨水花园研究综述第27-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雨水花园设计影响要素分析第32-37页
    3.1 雨水花园设计影响要素划分第32页
    3.2 雨水花园设计的“地外”影响要素第32-33页
        3.2.1 气候第32-33页
        3.2.2 社会因素第33页
    3.3 雨水花园设计的“地上”影响要素第33-34页
        3.3.1 地形地貌第33页
        3.3.2 设施第33-34页
        3.3.3 植被第34页
    3.4 雨水花园设计的“地中”影响要素第34-35页
        3.4.1 土壤第34-35页
        3.4.2 雨水管理功能层第35页
    3.5 雨水花园设计的“地下”影响要素第35-36页
        3.5.1 地下管线第35页
        3.5.2 地下水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景观导向的雨水花园设计方法研究第37-58页
    4.1 景观导向的雨水花园设计要点第37-38页
        4.1.1 景观统领多专业协同合作第37页
        4.1.2 功能性与艺术性协调并举第37页
        4.1.3 遵从地域自然条件第37页
        4.1.4 低影响、低维护的设计策略第37-38页
    4.2 雨水花园设计体系的构建第38-41页
        4.2.1 径流管理体系构建第38-40页
        4.2.2 景观设计体系构建第40-41页
    4.3 雨水花园场地规划与地形设计第41-42页
        4.3.1 确定雨水管理方式及雨水花园形态第41-42页
        4.3.2 现状地形分析与径流模拟第42页
        4.3.3 设计地形调控地表径流第42页
    4.4 雨水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第42-46页
        4.4.1 雨水花园植物设计要点第42-44页
        4.4.2 植物的观赏特性第44页
        4.4.3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策略第44-46页
    4.5 雨水花园设施设计第46-48页
        4.5.1 设施材料的选择与形态设计第47-48页
        4.5.2 与雨水元素结合营造景观第48页
    4.6 雨水元素景观营造第48-50页
        4.6.1 水的主要特性第48-49页
        4.6.2 静态水体的设计第49页
        4.6.3 流水景观营造第49-50页
        4.6.4 落水景观营造第50页
    4.7 优秀案例解读第50-57页
        4.7.1 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第50-52页
        4.7.2 爱丁堡公园雨水花园第52-55页
        4.7.3 西南第十二大道绿街工程第55-57页
    4.8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实践研究——高地游园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第58-69页
    5.1 合肥市自然要素分析第58-59页
        5.1.1 合肥市降水特点研究第58-59页
        5.1.2 合肥市土壤环境研究第59页
    5.2 合肥市雨水花园设计要点第59-62页
        5.2.1 依据降水总量确定设计目标第59页
        5.2.2 依据降水特征关注季节景观表现第59-60页
        5.2.3 依据场地状况明确雨水净化方式第60-61页
        5.2.4 改良土壤以提升渗透性第61-62页
    5.3 高地游园雨水花园项目概述第62-63页
    5.4 场地现状分析第63-64页
        5.4.1 场地现状地形地貌分析第63-64页
        5.4.2 场地土壤特性分析第64页
        5.4.3 场地地下水状况第64页
    5.5 高地游园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第64-68页
        5.5.1 雨水花园位置的确定第64-65页
        5.5.2 雨水花园整体景观表现第65-66页
        5.5.3 植物的选择与设计第66-67页
        5.5.4 雨水花园设施设计第67-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研究主要结论第69页
    6.2 后续研究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与年龄相关的随机种群模型数值解的散逸性
下一篇:基于旅游资源核心价值要素保护的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总体规划路径研究--以毛坦厂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