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0页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胃息肉的研究 | 第12-15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二、辨证分型 | 第13页 |
三、胃息肉的中医治疗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胃息肉研究 | 第15-20页 |
一、流行病学研究 | 第15页 |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5-17页 |
三、临床表现 | 第17页 |
四、诊断及分型 | 第17页 |
五、胃息肉癌变的研究 | 第17-18页 |
六、治疗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0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21页 |
四、排除标准 | 第21页 |
五、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21-22页 |
六、Hp感染的检测方法 | 第22页 |
七、中医证型分析 | 第22页 |
八、统计学分析 | 第22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22-30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22-23页 |
二、胃息肉好发部位分析 | 第23-24页 |
三、胃息肉直径大小分析 | 第24页 |
四、症状分析 | 第24页 |
五、胃息肉病理类型分析 | 第24-26页 |
六、胃息肉与Hp感染的关系 | 第26-27页 |
七、胃息肉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讨论和展望 | 第30-34页 |
第一节 讨论 | 第30-32页 |
一、流行病学分析 | 第30页 |
二、临床表现分析 | 第30页 |
三、病理类型分析 | 第30页 |
四、病理类型与Hp感染关系的分析 | 第30-31页 |
五、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