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生命化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11-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三) 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四) 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五)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生命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第16-20页
    (一) 生命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第16-18页
        1. 生命化教育的内涵第16-17页
        2. 生命化教育的特征第17-18页
    (二) 生命化教育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8页
        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18-19页
        3. 终身教育第19-20页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第20-26页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第20-21页
        1. 在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学生为本”第20页
        2. 在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第20-21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第21-22页
        1. 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第21-22页
        2. 从重“教”向重“学”转化第22页
        3. 从重视“目标教学”向“目标教学”与“过程教学”相结合转化第22页
    (三)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的要求第22-24页
        1.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第23页
        2. 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第23页
        3. 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第23-24页
    (四)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是初中生自身发展的独特性要求第24-26页
        1. 初中生的生理特点第24页
        2.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第24页
        3.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特点第24-26页
三、生命化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第26-32页
    (一) 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26-28页
        1. 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忽略知识本身的情感意蕴和人文关怀第26-27页
        2. 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抽象性、理论性,脱离师生的日常生活第27页
        3. 过度强调知识的理论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第27-28页
    (二) 课堂教学模式固化,忽视学生生命灵动第28-30页
        1. 教师刻板遵循教学计划第28页
        2. 教学语言单调乏味,甚至使用病理性语言第28-29页
        3.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情感荒漠第29页
        4. 教学过程共性过多,缺乏教师个性第29-30页
    (三) 教师运用生命化教育的意识不强第30-32页
        1.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第30页
        2. 在教学内容中,重知识轻情感第30-31页
        3. 在师生关系中,多教导少交流第31-32页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的策略第32-40页
    (一) 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内容结构第32-35页
        1. 增加教学内容的人文性第32-33页
        2. 增加教学内容的生活性第33-34页
        3.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第34-35页
    (二) 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方法第35-37页
        1. 改变固定的教学计划第35-36页
        2. 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第36页
        3. 提高与学生的课堂沟通交流,学会倾听第36-37页
        4.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第37页
    (三) 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第37-40页
        1. 角色转变中实现生命的平等第38页
        2. 情感呵护中凸显生命的灵性第38-39页
        3. 沟通交流中追寻生命的价值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留存与流失用户画像提升用户研究的效果
下一篇:胃息肉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