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1.1.1 动画角色研究 | 第7-8页 |
1.1.2 动画发展史上的女性角色 | 第8-9页 |
1.1.3 今敏作品在动画领域的地位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女性主义及今敏动画中的女性情结 | 第17-25页 |
2.1 女性主义及女性情结在动画中的体现 | 第17-19页 |
2.1.1 女性主义相关研究 | 第17页 |
2.1.2 动画中的女性情结 | 第17-19页 |
2.2 今敏动画中女性情结 | 第19-23页 |
2.2.1 今敏的动画之路 | 第19-20页 |
2.2.2 今敏动画中女性情结的来源 | 第20-23页 |
2.3 今敏作品中女性情结的特点与表现 | 第23-25页 |
2.3.1 今敏作品中女性情结的特点 | 第23页 |
2.3.2 今敏作品中女性情结的表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今敏动画中女性角色的性格类别分析 | 第25-34页 |
3.1 坚韧向上的女性主角 | 第26-31页 |
3.1.1 今敏创作中的女性成长 | 第26-27页 |
3.1.2 高度还原的心路历程 | 第27-30页 |
3.1.3 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升华 | 第30-31页 |
3.2 迷失自我的女性配角 | 第31-33页 |
3.2.1 多元真实的配角塑造 | 第31-32页 |
3.2.2 女性配角的冲突烘托作用 | 第32-33页 |
3.3 随波逐流的女性群众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今敏动画中女性角色的多元化塑造 | 第34-49页 |
4.1 通过剧本塑造女性角色 | 第34-35页 |
4.2 通过造型塑造女性角色 | 第35-40页 |
4.2.1 趋于真实的女性角色比例结构 | 第35-38页 |
4.2.2 服装设计体现女性角色性格及内心状态 | 第38-40页 |
4.3 通过表演塑造女性角色 | 第40-44页 |
4.3.1 身体语言塑造角色的性格 | 第40-42页 |
4.3.2 表情表现角色的性格 | 第42-44页 |
4.4 通过男性角色对女性角色的塑造 | 第44-45页 |
4.5 通过周围环境对女性角色的塑造 | 第45-47页 |
4.6 通过承接转场的视听语言对女性角色的塑造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社会因素对今敏动画中女性角色塑造的影响 | 第49-53页 |
5.1 今敏动画中女性角色塑造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 第49-50页 |
5.2 今敏动画中女性角色塑造对民族文化内涵的传递 | 第50-53页 |
第六章 对中国动画中女性角色塑造的启迪 | 第53-57页 |
6.1 贴近社会现实的女性人物选择 | 第53-54页 |
6.2 多元复杂的女性性格刻画 | 第54页 |
6.3 真实还原的女性形象塑造 | 第54-55页 |
6.4 配角人物刻画实现剧情推动 | 第55页 |
6.5 承接式转场的视听语言对角色的塑造作用 | 第55-56页 |
6.6 角色的塑造对民族文化的传递作用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