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现浇砼收缩与滑移时叠合板承载力的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叠合结构的概述 | 第15-20页 |
1.1.1 叠合结构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2 国外叠合结构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第16-19页 |
1.1.3 在国内叠合结构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 第19-20页 |
1.2 混凝土叠合板 | 第20页 |
1.2.1 混凝土叠合板的结构形式及分类 | 第20页 |
1.2.2 混凝土叠合板设计规范的发展 | 第20页 |
1.3 有限单元法概论 | 第20-22页 |
1.4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发展情况 | 第22-23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23页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 第25-37页 |
2.1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简述 | 第25-26页 |
2.1.1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的意义 | 第25页 |
2.1.2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 第25-26页 |
2.2 ANSYS工程结构分析简介 | 第26-27页 |
2.3 ANSYS工程结构分析原理 | 第27-36页 |
2.3.1 SOLID65单元 | 第27页 |
2.3.2 LINK8单元 | 第27-28页 |
2.3.3 COMBIN39单元 | 第28-29页 |
2.3.4 SOLID45单元 | 第29页 |
2.3.5 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 第29-32页 |
2.3.6 钢筋与混凝土单元的处理方式 | 第32-34页 |
2.3.7 生死单元 | 第34-35页 |
2.3.8 重启动分析 | 第35-36页 |
2.3.9 模型的收敛与控制 | 第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叠合板有限元分析 | 第37-59页 |
3.1 叠合板模型的设计 | 第37-38页 |
3.2 叠合板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3.3 叠合板的加载 | 第39-40页 |
3.4 叠合板破坏准则 | 第40页 |
3.5 结果分析 | 第40-55页 |
3.5.1 整体浇筑板钢筋和板的应力应变图 | 第40-46页 |
3.5.2 叠合板和板中钢筋的应力应变图 | 第46-55页 |
3.6 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 第55-5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考虑叠合面滑移叠合板有限元分析 | 第59-63页 |
4.1 模型的建立 | 第59页 |
4.2 板的破坏准则 | 第59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考虑现浇砼收缩叠合板的有限元分析 | 第63-70页 |
5.1 模型的建立 | 第63页 |
5.2 板的破坏准则 | 第63-64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5.3.1 收缩完成时的应力云图 | 第64-66页 |
5.3.2 破坏时的应力云图 | 第66-67页 |
5.4 板的荷载挠度曲线 | 第67-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页 |
6.2 本文的局限和今后的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