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不孕症调查与消囊散对卵巢囊肿疗效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1.1 内蒙古奶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历程 | 第11页 |
1.2 奶牛繁殖力下降的原因 | 第11-12页 |
1.3 不孕与不育 | 第12-13页 |
1.3.1 不孕症的定义 | 第13页 |
1.4 不孕的原因及分类 | 第13-14页 |
1.4.1 先天性不孕 | 第13-14页 |
1.4.2 后天性不孕 | 第14页 |
1.5 引起不孕症的主要疾病及治疗措施 | 第14-16页 |
1.5.1 营养代谢性疾病 | 第14-15页 |
1.5.2 子宫疾病 | 第15页 |
1.5.3 卵巢疾病 | 第15-16页 |
1.6 卵巢囊肿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6.1 奶牛产后子宫卵巢恢复过程 | 第17页 |
1.6.2 子宫复旧 | 第17页 |
1.6.3 子宫内膜的重建 | 第17-18页 |
1.6.4 卵巢周期性活动的恢复 | 第18页 |
1.6.5 细菌污染的清除 | 第18页 |
1.6.6 卵巢囊肿病因 | 第18-19页 |
1.6.7 卵巢囊肿症状 | 第19-20页 |
1.6.8 卵巢组织学变化 | 第20页 |
1.6.9 卵巢囊肿诊断 | 第20-21页 |
1.7 中药对卵巢囊肿治疗进展 | 第21页 |
1.8 生殖激素在卵巢疾病的作用 | 第21-22页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2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部分规模化牧场不孕症调查 | 第23-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页 |
2.1.1 调查对象 | 第23页 |
2.1.2 调查方法 | 第23页 |
2.1.3 数据统计 | 第23页 |
2.2 调查结果 | 第23-29页 |
2.2.1 全群信息 | 第23-24页 |
2.2.2 发情配种信息调查结果 | 第24-25页 |
2.2.3 繁育禁配牛管理 | 第25-26页 |
2.2.4 牧场禁配牛基础信息 | 第26-27页 |
2.2.5 不孕症淘汰奶牛调查结果 | 第27-29页 |
2.3 讨论 | 第29-32页 |
2.3.1 不孕症发病率 | 第29-30页 |
2.3.2 禁配牛管理 | 第30-31页 |
2.3.4 不孕症淘汰奶牛及其与配种次数的关系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3. 中药消囊散对奶牛卵巢囊肿治疗效果研究 | 第33-4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3.1.1 试验动物 | 第33页 |
3.1.2 试验仪器 | 第33页 |
3.1.3 试验药品 | 第33页 |
3.1.4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3.1.5 治疗效果判定 | 第35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35-43页 |
3.2.1 B超诊断结果 | 第35-37页 |
3.2.2 试验牛只基本信息 | 第37页 |
3.2.3 试验结果 | 第37页 |
3.2.4 激素测定结果 | 第37-43页 |
3.3 讨论 | 第43-44页 |
3.3.1 试验奶牛信息 | 第43页 |
3.3.2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 第43-44页 |
3.3.3 生殖激素结果讨论 | 第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4 消囊散对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性活动恢复作用研究 | 第45-4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4.1.1 试验动物 | 第45页 |
4.1.2 试验仪器 | 第45页 |
4.1.3 试验药品 | 第45页 |
4.1.4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4.1.5 试验结果判定 | 第45-46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46-47页 |
4.2.1 B超测量卵泡直径结果 | 第46页 |
4.2.2 激素检测结果 | 第46-47页 |
4.2.3 排卵奶牛数量 | 第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4.3.1 卵泡测量结果 | 第47-48页 |
4.3.2 激素测定结果 | 第48页 |
4.3.3 排卵数量 | 第48页 |
4.4 小结 | 第48-49页 |
5 全文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