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1页 |
1.1 姜夔词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 本文研究缘由及意义 | 第8-11页 |
第2章 南宋时期姜夔词的接受研究 | 第11-27页 |
2.1 南宋时期宋词接受的社会背景 | 第11-12页 |
2.2 姜夔词与柳永词的接受比较:“雅”与“俗”的碰撞 | 第12-18页 |
2.2.1“凡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词歌姬传唱 | 第13-15页 |
2.2.2“曲高和寡”:姜夔词豪门传唱 | 第15-18页 |
2.3 师法白石,“清空骚雅”:姜夔词创作、句法上的接受 | 第18-27页 |
2.3.1“堪与白石老仙相鼓吹”:张炎对姜夔在创作、句法上的接受 | 第18-21页 |
2.3.2“琢玉峭拔,有白石意度”:王沂孙对姜夔在句法上的接受 | 第21-23页 |
2.3.3“羽翼白石”:史达祖对姜夔咏物词上的接受 | 第23-25页 |
2.3.4“仰慕之情溢于言表”:周密对姜夔词的接受 | 第25页 |
2.3.5 高观国对姜夔咏物词的接受 | 第25-27页 |
第3章 元明时期宋词的接受研究 | 第27-32页 |
3.1 元明时期宋词接受的社会背景 | 第27-28页 |
3.1.1 元代统治阶级对思想传承不重视 | 第27-28页 |
3.1.2 明朝社会环境经历了长时间的文化动荡 | 第28页 |
3.2 元代前期《乐府补题》对姜夔词的接受 | 第28-30页 |
3.3 元明时期对于姜夔词在评论上的接受——日渐没落 | 第30-32页 |
第4章 清代姜夔词的接受研究 | 第32-43页 |
4.1 清代宋词接受的社会背景 | 第32-33页 |
4.2 清代初期姜词的接受——兴于浙西 | 第33-39页 |
4.2.1 朱彝尊对姜夔词创作上的接受:倡南宋,推清雅 | 第33-36页 |
4.2.2 浙西词派对姜夔词的接受:诗极于杜,词极于姜 | 第36-39页 |
4.3 清代中后期对姜词的接受——褒贬不一 | 第39-43页 |
4.3.1 常州词派创派:姜词“独领风骚”地位动摇 | 第39-40页 |
4.3.2 常州词派中期:彻底批判 | 第40-41页 |
4.3.3 词标复南宋:复尊姜夔,“词中之圣” | 第41-43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