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PANI-Co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环氧化反应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松节油概述第12-15页
        1.1.1 松节油的来源及分类第12页
        1.1.2 松节油性质特征第12-15页
        1.1.3 松节油的现状及应用第15页
    1.2 α-蒎烯环氧化反应简介第15-16页
    1.3 聚苯胺概况第16-25页
    1.4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5-26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产品分析第28-36页
    2.1 PANI-Co催化剂制备的试剂、仪器及设备、实验方法第28-29页
        2.1.1 主要试剂第28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8-29页
        2.1.3 PANI-C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步骤第29页
    2.2 蒎烯催化环氧化反应试剂、设备及方法第29-30页
        2.2.1 主要试剂第29页
        2.2.2 主要仪器第29-30页
        2.2.3 实验方法第30页
    2.3 聚苯胺及催化剂的表征第30-33页
        2.3.1 红外光谱分析法(IR)第30-31页
        2.3.2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第31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1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1-32页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2页
        2.3.6 同步热分析仪(TG-DSC)第32页
        2.3.7 程序升温氢还原(H_2-TPR)实验第32页
        2.3.8 程序升温氧脱附(O_2-TPD)实验第32-33页
    2.4 原料及环氧化产物分析第33-36页
        2.4.1 气相色谱分析第33页
        2.4.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第33-36页
第三章 PANI-Co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考察第36-44页
    3.1 原料α-蒎烯及其环氧化产物的测定第36-37页
    3.2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37页
    3.3 PANI-Co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第37-41页
        3.3.1 不同酸掺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3.3.2 高锰酸钾或硼氢化钾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3.3.3 PANI/Co(OAc)_2的摩尔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3.3.4 pH值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3.4 重现实验第41-42页
    3.5 本章小节第42-44页
第四章 α-蒎烯环氧化工艺的优化第44-56页
    4.1 PANI-Co催化α-蒎烯环氧化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第44-49页
        4.1.1 异丁醛加入量的考察第44-45页
        4.1.2 溶剂种类的选择以及加入量的考察第45-46页
        4.1.3 反应温度的考察第46-47页
        4.1.4 反应时间的考察第47-48页
        4.1.5 催化剂用量的考察第48-49页
    4.2 工艺的正交优化实验第49-52页
        4.2.1 正交实验第49-52页
        4.2.2 重现实验第52页
    4.3 催化剂使用寿命考察第52-53页
    4.4 本研究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分析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催化剂表征第56-68页
    5.1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56-58页
    5.2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58-59页
    5.3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59-61页
    5.4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第61-62页
    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XPS)第62-63页
    5.6 同步热分析仪(TG-DSC)第63-64页
    5.7 程序升温氢还原分析(H_2-TPR)第64-65页
    5.8 程序升温氧脱附分析(O_2-TPD)第65页
    5.9 本章小节第65-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70页
    6.1 本论文结论第68-69页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2页
附录A 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项目的情况第82-84页
附录B 环氧化产物GC-MS分析结果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庶《伐檀集》研究
下一篇:姜夔词在宋元明清时期的接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