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医药卫生器械论文

基于脑电信号辨识的声音睡眠仪研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睡眠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睡眠分期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5-17页
2 睡眠过程理论基础第17-26页
    2.1 睡眠过程第17-19页
        2.1.1 睡眠机理第17-18页
        2.1.2 各睡眠状态的特点第18-19页
    2.2 睡眠检测第19-23页
        2.2.1 EEG信号的采集第19-20页
        2.2.2 EEG信号的生理特点第20-21页
        2.2.3 睡眠EEG信号分布第21-23页
    2.3 催眠原理第23-24页
    2.4 催眠方案的确定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睡眠分期算法研究第26-32页
    3.1 EEG信号的预处理第26-27页
    3.2 睡眠EEG的特征提取第27-29页
    3.3 睡眠分期辨识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催眠声音生成方法研究第32-40页
    4.1 催眠声音的确定第32-33页
    4.2 催眠声音的生成方法第33-39页
        4.2.1 白噪声的生成方法第34-35页
        4.2.2 粉红噪声的生成方法第35-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基于脑电信号辨识的声音睡眠仪实现第40-75页
    5.1 催眠仪组成第40页
    5.2 睡眠分期系统的实现第40-51页
        5.2.1 睡眠分期系统的组成第40-42页
        5.2.2 睡眠分期系统的硬件搭建第42-44页
        5.2.3 睡眠分期系统的软件平台第44-46页
        5.2.4 睡眠分期实现第46-51页
    5.3 催眠系统实现第51-66页
        5.3.1 催眠系统的功能要求与设计方案第51-52页
        5.3.2 催眠系统的组成第52-53页
        5.3.3 催眠系统的硬件实现第53-62页
        5.3.4 催眠系统软件实现第62-66页
    5.4 系统通信方式第66-70页
        5.4.1 串行同步通信第66-67页
        5.4.2 串行异步通信第67-69页
        5.4.3 短距离通信第69-70页
    5.5 系统显示界面的实现第70-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6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5-84页
    6.1 睡眠仪样机展示第75页
    6.2 睡眠分期系统的辨识结果与分析第75-79页
    6.3 催眠声音的生成结果与分析第79-83页
    6.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7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7.1 全文工作总结第84页
    7.2 未来工作展望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A 催眠系统的外围电路原理图第91-92页
附录B 睡眠分期特征提取的程序C实现代码第92-96页
附录C 粉红噪声的生成程序C实现代码第96-9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第99-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竞赛与获奖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SCL-90量表的社会转型下处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研究--以某省某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