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5-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44页 |
1.1 前言 | 第16-17页 |
1.1.1 量子点与纳米生物医学分析 | 第16页 |
1.1.2 量子点的检测方法标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 量子点的性质和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31页 |
1.2.1 量子点的性质 | 第17-21页 |
1.2.2 量子点的合成 | 第21页 |
1.2.3 疏水量子点的水溶性化修饰 | 第21-22页 |
1.2.4 量子点和蛋白的偶联 | 第22-23页 |
1.2.5 量子点的纯化 | 第23-28页 |
1.2.6 量子点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1.3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和主要工作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4页 |
第2章 表面羧基CdSe@ZnS量子点的制备和纯化 | 第44-71页 |
2.1 前言 | 第44-4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2.2.2 量子点的透射电镜表征 | 第46页 |
2.2.3 量子点的X射线衍射仪表征 | 第46页 |
2.2.4 动态光散射法表征量子点的水合粒径 | 第46页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量子点的表征 | 第46-47页 |
2.2.6 辛胺接枝的聚丙烯酸制备 | 第47页 |
2.2.7 表面羧基的亲水性CdSe@ZnS量子点的制备和纯化 | 第47-4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7页 |
2.3.1 亲水性CdSe@ZnS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 | 第48-50页 |
2.3.2 亲水性CdSe@ZnS量子点色谱纯化的结果 | 第50-61页 |
2.3.3 单分散OPA-QDs的荧光量子产率表征 | 第61-66页 |
2.3.4 量子点悬浮团聚物对量子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2.4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3章 量子点标记链霉亲和素探针和量子点标记二抗探针的纯化和应用 | 第71-96页 |
3.1 前言 | 第71-7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3-77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73-74页 |
3.2.2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肿瘤标志物 | 第74-75页 |
3.2.3 聚乙二醇修饰的量子点的制备 | 第75页 |
3.2.4 量子点标记蛋白探针的制备 | 第75-77页 |
3.2.5 量子点标记链霉亲和素探针在人乳腺癌组织切片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7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7-91页 |
3.3.1 聚乙二醇修饰的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 | 第78-79页 |
3.3.2 量子点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探针对人乳腺癌切片上CK34BE12的检测 | 第79-83页 |
3.3.3 量子点标记抗体探针的纯化和对人乳腺癌切片上E-cadherine的检测 | 第83-89页 |
3.3.4 量子点标记抗体探针的纯化和对人乳腺癌切片上p120 catenin的检测 | 第89-91页 |
3.4 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第4章 两种量子点分别标记一抗探针的纯化和应用 | 第96-132页 |
4.1 前言 | 第96-9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8-104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98-100页 |
4.2.2 细胞培养 | 第100页 |
4.2.3 量子点标记第一抗体探针的制备 | 第100-101页 |
4.2.4 细胞毒性实验 | 第101-102页 |
4.2.5 量子点探针对裸鼠的毒性实验 | 第102页 |
4.2.6 苏木素-伊红染色实验 | 第102-103页 |
4.2.7 量子点标记一抗探针用于切片上肿瘤标志物检测 | 第103页 |
4.2.8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肿瘤标志物HER2或AFP | 第103页 |
4.2.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裸鼠组织中残留镉浓度 | 第103页 |
4.2.10 裸鼠皮下肿瘤接种 | 第103-104页 |
4.2.11 量子点探针用于活体靶向成像实验 | 第10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26页 |
4.3.1 量子点标记HER2抗体探针的构建和应用 | 第104-117页 |
4.3.2 量子点标记甲胎蛋白(AFP)抗体探针的构建和应用 | 第117-126页 |
4.4 结论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5.1 主要工作 | 第132页 |
5.2 展望 | 第132-134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