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规则研究
创新点摘要 | 第5-6页 |
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引言 | 第18-49页 |
第一章 侵权责任分担理论研判 | 第49-74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49-61页 |
一、侵权行为与侵权债务 | 第49-54页 |
二、侵权债务与侵权责任 | 第54-59页 |
三、侵权责任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 第59-61页 |
第二节 侵权责任分担理论形成思路 | 第61-64页 |
一、侵权行为划分引发的困境 | 第61-62页 |
二、初步解决方案—侵权责任形态理论 | 第62-63页 |
三、替代解决方案—侵权责任分担理论 | 第63-64页 |
第三节 侵权责任分担理论主要内容 | 第64-74页 |
一、价值基础的选择 | 第64-70页 |
二、风险责任的划分 | 第70-72页 |
三、受害人过错制度的处理 | 第72-73页 |
四、最终责任的确定 | 第73-74页 |
第二章 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规则研究之必要性 | 第74-98页 |
第一节 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规则的特殊性 | 第74-78页 |
一、侵权之债的非平等受偿 | 第74页 |
二、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有限性 | 第74-75页 |
三、海上侵权责任分担价值基础的二元性 | 第75-76页 |
四、风险责任划分因素的差异 | 第76-77页 |
五、内部责任转移请求权的区分 | 第77-78页 |
第二节 侵权责任分担理论应用于海上侵权的局限性 | 第78-82页 |
一、价值基础的缺陷及风险责任确定方式的非对应性 | 第78-80页 |
二、受害人过错制度与侵权责任分担关系未尽研究事项 | 第80页 |
三、风险责任与最终责任分离式研究的低效性 | 第80-81页 |
四、法律规则的缺位及特殊领域研究的空白 | 第81-82页 |
第三节 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规则研究意义 | 第82-90页 |
一、回应多元化价值需求 | 第83-85页 |
二、弥补侵权责任构成制度之不足 | 第85-86页 |
三、构成海上贸易风险分摊机制 | 第86-87页 |
四、解决传统海上侵权遗留问题 | 第87-89页 |
五、补充侵权责任分担理论 | 第89-90页 |
第四节 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规则研究方案 | 第90-98页 |
一、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规则的界定 | 第90-93页 |
二、首次分配和最终承担分阶段处理责任关系 | 第93-97页 |
三、区别致害人情形制定规则 | 第97-98页 |
第三章 海上侵权责任首次分配法律规则 | 第98-143页 |
第一节 海上侵权赔偿份额划分规则 | 第98-128页 |
一、海上侵权归责原则的处理 | 第98-101页 |
二、海上侵权赔偿份额考量因素立法模式分析 | 第101-109页 |
三、受害人过错制度的融合 | 第109-119页 |
四、过错异质性的转化 | 第119-122页 |
五、海上侵权赔偿份额划分原则及标准 | 第122-128页 |
第二节 海上侵权责任分担形态对应规则 | 第128-134页 |
一、海上侵权基本责任分担形态 | 第129-130页 |
二、海上侵权特殊责任分担形态 | 第130-132页 |
三、海上侵权责任分担形态决定因素 | 第132-134页 |
第三节 海上侵权赔偿总额限定规则 | 第134-143页 |
一、海上不完全赔偿惯例的形成 | 第135-138页 |
二、海上责任限制法律体系的发展 | 第138-140页 |
三、海上侵权赔偿总额限定规则的提出 | 第140-143页 |
第四章 海上侵权责任最终承担法律规则 | 第143-176页 |
第一节 内部转移形式对应规则 | 第144-160页 |
一、海上侵权分摊和追偿请求权的分离 | 第146-149页 |
二、海上侵权分摊和追偿请求权的融合 | 第149-150页 |
三、内部转移形式请求权的选择方案 | 第150-156页 |
四、内部转移形式请求权的适用限制 | 第156-160页 |
第二节 海上侵权风险责任再分配规则 | 第160-167页 |
一、复合请求权分摊规则 | 第160-162页 |
二、分摊不能再分配规则 | 第162-165页 |
三、海上侵权风险责任再分配方案的选择 | 第165-166页 |
四、责任限制与风险责任再分配的关系 | 第166-167页 |
第三节 责任限制优先适用规则 | 第167-176页 |
一、侵权责任分担形态与责任限制的冲突 | 第167-168页 |
二、冲突实质分析 | 第168-171页 |
三、冲突解决方案的提出 | 第171-176页 |
第五章 海上侵权致害人不明责任分担补充规则 | 第176-191页 |
第一节 海上侵权致害人不明责任分担特殊性 | 第176-179页 |
第二节 比较法视野解决方案及国内立法的缺失 | 第179-181页 |
第三节 海上侵权致害人不明责任分担建议方案 | 第181-186页 |
一、责任份额划分的拟制 | 第181-183页 |
二、责任分担形态的确定 | 第183-186页 |
第四节 海洋倾废和船舶漏油致害人不明示例 | 第186-191页 |
第六章 完善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191-206页 |
第一节 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制度价值基础 | 第191-197页 |
一、海上贸易习惯的商法特征 | 第192-193页 |
二、海上侵权法律体系对效率的选择 | 第193-194页 |
三、效率与分配正义的融合 | 第194-197页 |
第二节 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制度主要内容 | 第197-200页 |
一、首次分配与最终承担阶段划分 | 第197-198页 |
二、致害人不明领域补充规则 | 第198-200页 |
第三节 海上侵权责任分担法律制度定位 | 第200-206页 |
一、组成海上侵权责任法律体系 | 第200-202页 |
二、《民法总则》生效的影响 | 第202-203页 |
三、衔接综合救济制度 | 第203-204页 |
四、优先适用于海上侵权案件 | 第204-206页 |
结论 | 第206-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237-238页 |
致谢 | 第238-240页 |
作者简介 | 第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