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2 医疗诚信的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诚信思想 | 第16页 |
2.1.2 诚信制度 | 第16页 |
2.1.3 医疗诚信 | 第16-17页 |
2.2 医疗诚信构建的必要性 | 第17页 |
2.2.1 医疗诚信构建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17页 |
2.2.2 诚信建设是定点医疗机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17页 |
2.3 医疗诚信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3.1 社会制约权利理论 | 第17-18页 |
2.3.2 政策执行互动理论 | 第18页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8-19页 |
2.3.4 博弈理论 | 第19-21页 |
3 吉林省部分市县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现状 | 第21-28页 |
3.1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 第21-22页 |
3.2 民众对医疗失信行为关注程度低,失信行为监管薄弱 | 第22-24页 |
3.3 定点医疗机构盈利性倾向严重 | 第24-25页 |
3.4 医疗失信行为频发,诚信状况差,民众满意度低 | 第25-28页 |
4 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缺失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36页 |
4.1 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缺失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4.1.1 医疗卫生改革面广而质劣,诚信问题突出 | 第28-29页 |
4.1.2 医疗机构盈利性取向严重,诱发诚信危机 | 第29-30页 |
4.1.3 防御性失信医疗激化医患矛盾 | 第30-31页 |
4.1.4 缺乏第三方医疗诚信监管机制 | 第31-32页 |
4.1.5 医疗卫生立法残缺,诚信医疗法制保障困难 | 第32页 |
4.2 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 第32-36页 |
4.2.1 医疗供需双方固有矛盾对医疗诚信的消极影响 | 第32-33页 |
4.2.2 制度、管理性矛盾对医疗诚信的制约 | 第33-34页 |
4.2.3 监督、惩处机制失范对医疗诚信的消极影响 | 第34-36页 |
5 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36-44页 |
5.1 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 第36-38页 |
5.1.1 改变现有医疗支付方式,构建诚信医疗支付制度 | 第36页 |
5.1.2 提升医务人员福利待遇,推进医务人员诚信化管理 | 第36-37页 |
5.1.3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诚信医疗 | 第37-38页 |
5.1.4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消除医疗机构“吃不饱”而引发的盈利行为 | 第38页 |
5.2 健全定点医疗机构诚信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 第38-41页 |
5.2.1 建立医务信息公开制度,促进治疗透明化、诚信化 | 第38-39页 |
5.2.2 完善医疗失信发现、惩处机制,提高医疗失信成本 | 第39页 |
5.2.3 增强医疗失信行为社会制约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第39-40页 |
5.2.4 加快医疗诚信立法,确保医疗卫生行为有法可依 | 第40-41页 |
5.3 构建我国通用型第三方医疗诚信评估体系 | 第41-44页 |
5.3.1 明确医疗评估实际作用 | 第41-42页 |
5.3.2 构建医疗诚信评估指标 | 第42页 |
5.3.3 组织医疗诚信评估过程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