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院、综合医院论文--组织与管理论文

AK医院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第16-22页
    2.1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第16-19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动因第16-17页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目标第17-18页
        2.1.3 项目管理理论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内容第18-19页
    2.2 医院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范围及特点第19-20页
    2.3 医院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特点第20-22页
第三章 AK医院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现状分析第22-34页
    3.1 AK医院基本情况介绍第22-24页
    3.2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收支情况第24-28页
        3.2.1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收入情况第24-25页
        3.2.2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支出情况第25-28页
    3.3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现状第28-31页
        3.3.1 绩效评价方案及组织实施第28-29页
        3.3.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29-31页
    3.4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3.4.1 目标项目特殊性难以体现第31-32页
        3.4.2 评价指标笼统单一第32页
        3.4.3 指标权重确定过于主观第32页
        3.4.4 评价方案实施范围有限第32-34页
第四章 AK医院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第34-53页
    4.1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第34-35页
        4.1.1 符合政策规定第34页
        4.1.2 平衡公益性和营利性第34-35页
        4.1.3 定量与定性结合第35页
    4.2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第35-40页
        4.2.1 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阶段指标第36页
        4.2.2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阶段指标第36-37页
        4.2.3 财政专项资金产出阶段指标第37-40页
    4.3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第40-50页
        4.3.1 赋权方法选择第40-42页
        4.3.2 赋权过程第42-50页
    4.4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第50-52页
        4.4.1 功效系数法基本原理第50-51页
        4.4.2 无量纲化处理过程第51-52页
    4.5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标准第52-53页
第五章 AK医院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案例检验第53-66页
    5.1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目标项目选择第53-55页
        5.1.1 项目基本情况第53页
        5.1.2 项目保障措施第53-54页
        5.1.3 项目实施成果第54-55页
    5.2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过程第55-61页
        5.2.1 评价指标测算第55-58页
        5.2.2 功效分数计算第58-60页
        5.2.3 项目评价结果第60-61页
    5.3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效果分析第61-63页
        5.3.1 原有方案项目评价第61-62页
        5.3.2 评价效果对比分析第62-63页
    5.4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完善建议第63-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研究总结第66-67页
    6.2 研究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第72-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吸机撤机困难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下一篇:预先肺复张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手术中动脉血氧合作用及呼吸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