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分子复合物单晶材料的多型、固态相变及其性质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53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多型性与固态相变第16-37页
        1.2.1 多型的定义与固态相变第16-17页
        1.2.2 多型和其固态相变的基本热力学第17-22页
        1.2.3 多型形成的动力学因素第22-25页
        1.2.4 固态相变的分子机制第25-37页
            1.2.4.1 分子晶体中"成核-生长"型相变机制第25-32页
            1.2.4.2 分子晶体中"马氏体"型相变机制第32-37页
    1.3 晶体工程学设计分子复合物及相关应用第37-44页
        1.3.1 晶体工程学简介第38-40页
        1.3.2 分子复合物的多型,相变及其应用第40-44页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第二章 8-羟基喹琳基共晶化合物,机械力诱导的单晶到单晶相变研究第53-88页
    2.1 引言第53-55页
    2.2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的第55-57页
    2.3 PdQ_2-TCNQ共晶复合物的SCSC相变研究第57-72页
        2.3.1 PdQ_2-TCNQ晶体的生长第57页
        2.3.2 PdQ_2-TCNQ Form Ⅱ的晶体结构第57-59页
        2.3.3 PdQ_2-TCNQ共晶的SCSC相变第59-72页
            2.3.3.1 PdTQ的SCSC相变的原位SCXRD实验第60-64页
            2.3.3.2 PdTQ和CuTQ机械力诱导SCSC相变的对比分析第64-67页
            2.3.3.3 SCSC相变中的PdTQ和CuTQ的Hirshfeld Surfaces分析第67-71页
            2.3.3.4 PdTQ晶型中的电荷转移第71-72页
    2.4 CUTB和CuTB_2共晶复合物的SCSC相变研究第72-82页
        2.4.1 CuTB和CuTB_2共晶的晶体生长第72-73页
        2.4.2 CuTB和CuTB_2的晶体结构第73-76页
        2.4.3 CuTB和CuTB_2的相变研究第76-79页
        2.4.4 CuTB_2的多型CuTB_2-Ⅱ第79-82页
    2.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第三章 共晶复合物晕苯-TCNB的热诱导的可逆相变及相变中的自修复行为第88-113页
    3.1 引言第88-90页
    3.2 实验部分第90-92页
        3.2.1 研究目的和思路第90-91页
        3.2.2 晕苯-TCNB共晶复合物晶体生长第91页
        3.2.3 实验测试方法与设备第91-92页
    3.3 晕苯-TCNB的多型性,相变和自修复行为第92-107页
        3.3.1 原位观察晕苯-TCNB的自修复行为第92-98页
        3.3.2 晕苯-TCNB复合物共晶SCSC相变的热力学研究第98-101页
        3.3.3 晕苯-TCNB晶体的相变惯习面第101-103页
        3.3.4 晕苯-TCNB复合物SCSC相变及自修复行为的分子机制第103-105页
        3.3.5 晕苯-TCNB复合物共晶的Hirshfeld Surface分析第105-107页
        3.3.6 晕苯-TCNB复合物共晶的SCSC相变机制第107页
    3.4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第四章 有机-无机复合溴铅酸盐晶体的多型及相变研究第113-139页
    4.1 引言第113-114页
    4.2 实验部分第114-124页
        4.2.1 研究目的和思路第114-115页
        4.2.2 溴铅二甲基4,4'-联吡啶复合物的合成第115-117页
        4.2.3 单晶结构分析第117页
        4.2.4 溴铅二甲基4,4'-联吡啶复合物的堆积排布分析第117-124页
    4.3 基本物理性质测试第124-128页
        4.3.1 合成化合物1~4的粉末XRD第124-125页
        4.3.2 合成化合物1~4的傅立叶红外吸收谱第125-126页
        4.3.3 合成化合物1~4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126-127页
        4.3.4 合成化合物1~4的热学性质第127-128页
    4.4 合成化合物1和2的固态相变研究第128-132页
    4.5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39-142页
    5.1 论文总结第139-140页
    5.2 创新点第140-141页
    5.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4-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会议第146-14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提拉法生长氧化物晶体质量的若干关键因素研究
下一篇: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损伤建模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