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湘江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1.2.2 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8-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华融湘江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1-32页 |
2.1 华融湘江银行概况 | 第21-23页 |
2.1.1 华融湘江银行发展历程 | 第21页 |
2.1.2 华融湘江银行经营概况 | 第21-23页 |
2.2 华融湘江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23-27页 |
2.2.1 构建操作风险管理组织 | 第23-25页 |
2.2.2 运用内控制度管理操作风险 | 第25-26页 |
2.2.3 持续推进业务流程的优化 | 第26页 |
2.2.4 重视操作风险的检查与监督 | 第26-27页 |
2.3 华融湘江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 | 第27-28页 |
2.3.1 内控制度不健全 | 第27页 |
2.3.2 操作风险管理协调工作欠缺 | 第27-28页 |
2.3.3 未认识系统控制操作风险的缺陷 | 第28页 |
2.3.4 操作风险管理专业性不强 | 第28页 |
2.4 华融湘江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28-32页 |
2.4.1 风险管理理念不成熟 | 第28-29页 |
2.4.2 操作风险制度流程不科学 | 第29-30页 |
2.4.3 操作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 第30页 |
2.4.4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不足 | 第30-32页 |
第3章 华融湘江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32-47页 |
3.1 总体思路 | 第32-33页 |
3.1.1 指导思想 | 第32页 |
3.1.2 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3.1.3 主要目标 | 第33页 |
3.2 搭建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第33-35页 |
3.2.1 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 第33-34页 |
3.2.2 明确操作风险管理职责 | 第34-35页 |
3.2.3 强化操作风险管理责任 | 第35页 |
3.3 创建成熟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流程 | 第35-39页 |
3.3.1 建立操作风险识别预警 | 第35页 |
3.3.2 加强操作风险评估和控制 | 第35-37页 |
3.3.3 形成科学的操作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 第37-38页 |
3.3.4 优化报告机制管控操作风险 | 第38-39页 |
3.4 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规章 | 第39-41页 |
3.4.1 完善业务制度和流程 | 第39-40页 |
3.4.2 定期召开操作风险管理会议 | 第40页 |
3.4.3 合理控制操作风险薄弱环节 | 第40-41页 |
3.4.4 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绩效考核 | 第41页 |
3.5 运用合适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 | 第41-44页 |
3.5.1 强化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科技技术 | 第41-42页 |
3.5.2 充分运用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 第42-44页 |
3.6 深入构建操作风险管理企业文化 | 第44-47页 |
3.6.1 确立先进的操作风险文化 | 第44-45页 |
3.6.2 建立员工定期培训机制 | 第45页 |
3.6.3 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 第45-47页 |
第4章 华融湘江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 第47-54页 |
4.1 实施原则与要点 | 第47-48页 |
4.1.1 实施原则 | 第47页 |
4.1.2 实施要点 | 第47-48页 |
4.2 实施过程的问题与保障 | 第48-52页 |
4.2.1 主要问题 | 第48-49页 |
4.2.2 保障措施 | 第49-52页 |
4.3 预期效果 | 第52-54页 |
4.3.1 操作风险管理框架逐步建立 | 第52页 |
4.3.2 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持续完善 | 第52页 |
4.3.3 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增强 | 第52-53页 |
4.3.4 业务交易合规性不断提升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