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西藏境内G318国道沿线路堑边坡坡体结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2页
        1.2.1 斜坡坡体结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2 坡体结构与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3 西藏地区G318国道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20-22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第22-24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页
        1.3.2 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基本地质条件第24-36页
    2.1 概述第24页
    2.2 自然地理第24-28页
        2.2.1 地理位置第24-26页
        2.2.2 气象水文第26-28页
    2.3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8-36页
        2.3.1 地形地貌第28-30页
        2.3.2 地层岩性第30-33页
        2.3.3 地质构造第33-34页
        2.3.4 水文地质条件第34-35页
        2.3.5 地震第35-36页
第3章 坡体结构类型与破坏模式第36-45页
    3.1 坡体结构类型及其特征第36-38页
    3.2 坡体结构类型与破坏模式第38-43页
    3.3 基于坡体结构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第43-45页
第4章 研究区岩土体坡体结构特征第45-54页
    4.1 研究区地质灾害统计及分析第45-47页
    4.2 研究区坡体结构特征第47-54页
第5章 研究区典型坡体结构及其失稳模式第54-69页
    5.1 典型岩质边坡坡体结构实例分析第54-60页
        5.1.1 层状坡体结构的主要特征第54-59页
        5.1.2 节理控制型坡体结构特征第59-60页
    5.2 典型土质边坡坡体结构特征第60-69页
        5.2.1 松散型坡体结构主要特征第60-61页
        5.2.2 胶结型坡体结构的主要特征第61-63页
        5.2.3 上土下岩坡体结构的主要特征第63-69页
第6章 研究区典型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第69-85页
    6.1 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第69-70页
    6.2 本构模型及岩土参数第70页
    6.3 模拟工况设置第70页
    6.4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70-81页
        6.4.1 天然工况下无支护第70-72页
        6.4.2 天然工况下无支护+河水位上升第72-74页
        6.4.3 天然工况下有支护第74-76页
        6.4.4 天然工况下有支护+河水位上升第76-78页
        6.4.5 暴雨工况下无支护第78-79页
        6.4.6 暴雨工况下有支护第79-81页
    6.5 本章小结第81-85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85-87页
    7.1 结论第85-86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养老地产项目的融资模式研究
下一篇:HX公司研发人员离职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