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气象灾害论文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趋势特征与极值分布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第13-14页
        1.1.2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日益增多,影响巨大第14-15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页
        1.2.2 实践价值第15-16页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第16页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第18-35页
    2.1 极端气候事件的国内研究综述第18-25页
        2.1.1 极端高温事件研究述评第18-20页
        2.1.2 极端低温事件研究述评第20-23页
        2.1.3 极端强降水事件研究述评第23-24页
        2.1.4 极端干旱事件研究述评第24-25页
    2.2 极端气候事件的国外研究综述第25-27页
    2.3 论文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理论第27-35页
        2.3.1 极值理论及进展第27-31页
        2.3.2 研究中应用的其它统计学理论及检验方法第31-35页
第3章 夏季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趋势及极值分布第35-66页
    3.1 各省夏季历年最高温度变化趋势第35-39页
        3.1.1 线性变化趋势第35-37页
        3.1.2 二次多项式变化趋势第37-39页
    3.2 各省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分析第39-48页
        3.2.1 各省夏季极端高温的阈值第39-40页
        3.2.2 各省夏季极端高温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第40-42页
        3.2.3 各省夏季年代际极端高温频次的空间变化第42-44页
        3.2.4 各省夏季极端高温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第44-46页
        3.2.5 各省夏季年代际极端高温强度的空间变化第46-48页
    3.3 各省夏季极端高温连续天数的变化特征分析第48-51页
        3.3.1 泊松回归模型的应用第49页
        3.3.2 泊松回归结果分析第49-51页
    3.4 全国夏季极端高温频次和强度的变化特征第51-54页
        3.4.1 年际和年代际特征第51-53页
        3.4.2 突变和周期性分析第53-54页
    3.5 极端高温重现水平值的时空分布特征第54-63页
        3.5.1 泊松点过程理论的应用第54-55页
        3.5.2 具有趋势性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第55-57页
        3.5.3 极端高温重现水平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第57-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4章 冬季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趋势及极值分布第66-94页
    4.1 各省冬季历年最低温度变化趋势第67-69页
        4.1.1 线性变化趋势第67-68页
        4.1.2 二次多项式变化趋势第68-69页
    4.2 各省极端低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分析第69-80页
        4.2.1 各省极端低温的阈值第70-71页
        4.2.2 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第71-73页
        4.2.3 频次的年代际空间变化第73-75页
        4.2.4 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第75-78页
        4.2.5 强度的年代际空间变化第78-80页
    4.3 各省冬季极端低温连续天数的变化特征第80-84页
        4.3.1 泊松回归模型的应用第80-81页
        4.3.2 泊松回归结果分析第81-84页
    4.4 全国冬季极端低温频次的变化特征第84-85页
        4.4.1 年际和年代际特征第84页
        4.4.2 突变和周期性分析第84-85页
    4.5 中国极端低温重现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第85-92页
        4.5.1 广义极小值分布定理的应用第85-87页
        4.5.2 具有趋势性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第87-89页
        4.5.3 极端低温重现水平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第89-92页
    4.6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5章 雨季强降雨事件的变化趋势和极值分布特征第94-122页
    5.1 各省雨季历年平均降雨量变化趋势第95-98页
    5.2 各省雨季历年最大降雨量变化趋势第98-100页
    5.3 全国极端强降雨频次和强度的变化特征第100-109页
        5.3.1 各省极端强降雨的阈值第100-102页
        5.3.2 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第102-105页
        5.3.3 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第105-109页
    5.4 各省极端强降雨连续天数的变化特征分析第109-110页
    5.5 全国极端强降雨频次和强度的变化第110-112页
        5.5.1 频次和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第110-111页
        5.5.2 突变和周期性分析第111-112页
    5.6 极端强降雨重现水平值的时空分布特征第112-120页
        5.6.1 广义极值分布理论的应用第113-114页
        5.6.2 极端强降雨重现水平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第114-120页
    5.7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第6章 中国极端干旱事件的变化趋势第122-141页
    6.1 极端干旱在本章中的定义第122-124页
    6.2 各省极端干旱的变化特征第124-128页
        6.2.1 各省极端干旱的年代际特征第124-126页
        6.2.2 各省极端干旱的年代际空间特征第126-128页
    6.3 各省极端干旱的年际变化特征第128-131页
        6.3.1 泊松回归的分析结果第128-130页
        6.3.2 极端干旱事件的空间变化特征第130-131页
    6.4 全国极端干旱的年际变化特征第131-133页
        6.4.1 年际和年代际特征第131-132页
        6.4.2 突变和周期性分析第132-133页
    6.5 极端干旱发生频次的季节性变化第133-139页
        6.5.1 各季节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第133-135页
        6.5.2 各季节极端干旱的突变点和周期性分析第135-139页
    6.6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第7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第141-145页
    7.1 研究结论第141-144页
    7.2 未来研究设想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7-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信任与组织能力关系研究
下一篇: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评价--基于经济脆弱性与危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