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波段和波的传播方式分论文

异向介质宽带天线及新型可穿戴天线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论文工作研究背景第10-11页
   ·宽带天线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6页
   ·可穿戴天线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21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结构安排第21-24页
第二章 宽带天线关键技术第24-52页
   ·引言第24页
   ·宽带天线的基本理论第24-36页
     ·带宽第24-26页
     ·方向性和增益第26-29页
     ·阻抗变换和匹配第29-35页
     ·色散第35-36页
   ·宽带天线的设计方法第36-45页
     ·基于介质基底参数变化的设计方法第37-38页
     ·基于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第38-39页
     ·基于非线性调整元件的设计方法第39-41页
     ·基于对数周期结构的设计方法第41-42页
     ·基于无源贴片的设计方法第42-44页
     ·基于多层结构的设计方法第44-45页
   ·宽带技术的优势和应用第45-50页
     ·宽带技术的优势第45-47页
     ·宽带技术的应用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异向介质宽带天线的研究第52-76页
   ·引言第52页
   ·异向介质理论研究第52-64页
     ·异向介质基本理论第52-59页
     ·分裂谐振环与互补分裂谐振环的理论分析第59-61页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带宽增强原理第61-64页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宽带天线设计第64-69页
     ·天线结构第64-66页
     ·仿真分析与优化第66-69页
   ·基于互补分裂谐振环的宽带天线设计与实验分析第69-75页
     ·天线结构第69-72页
     ·仿真分析与优化第72-73页
     ·实测结果与讨论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宽带可穿戴天线的研究第76-104页
   ·引言第76页
   ·可穿戴天线理论研究第76-80页
     ·可穿戴天线的辐射特性第76-78页
     ·可穿戴天线设计的关键问题第78-80页
   ·共面波导理论研究第80-90页
     ·共面波导结构特点第80-83页
     ·共面波导的变形结构第83-84页
     ·共面波导的激励设置第84-86页
     ·共面波导馈电的宽带天线第86-90页
   ·共面波导馈电的宽带可穿戴天线设计与实验分析第90-102页
     ·用于ISM波段的共面波导馈电可穿戴天线第91-94页
     ·用于WLAN和WiMAX的共面波导馈电可穿戴天线第94-98页
     ·用于GPS定位的共面波导馈电可穿戴天线第98-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五章 超宽带印刷天线的研究第104-128页
   ·引言第104页
   ·超宽带天线设计的关键问题第104-107页
     ·超宽带的定义及特点第104-105页
     ·超宽带天线的辐射特性第105-107页
     ·超宽带天线的设计要求第107页
   ·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理论研究第107-122页
     ·平面单极子天线的设计原理第107-109页
     ·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的分类第109-112页
     ·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的频域特性第112-119页
     ·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的时域特性第119-122页
   ·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的设计与实验分析第122-127页
     ·天线结构第122-123页
     ·仿真分析与优化第123-125页
     ·实测结果与讨论第125-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8-130页
   ·总结第128-129页
   ·展望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8-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视觉信息处理系统的片上网络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广义散射矩阵的周期性波导结构的泄漏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