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远取动法治疗早期肩凝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文献研究 | 第11-24页 |
1. 祖国医学对肩凝症的认识 | 第11-12页 |
·病因病机 | 第11-12页 |
·经脉与肩凝症的关系 | 第12页 |
2 针灸治疗肩凝症的现状 | 第12-18页 |
·单纯传统针刺疗法 | 第12-13页 |
·经验效穴论治 | 第13-14页 |
·特种针刺法治疗 | 第14-16页 |
·温针灸治疗 | 第16-17页 |
·灸法 | 第17-18页 |
·其他疗法 | 第18页 |
3 西医对肩凝症的认识 | 第18-20页 |
·肩凝症的病因 | 第19页 |
·肩凝症的发病机制 | 第19-20页 |
·肩凝症的临床分期 | 第20页 |
4 西医对肩凝症治疗 | 第20-24页 |
·非手术治疗 | 第20-23页 |
·手术治疗 | 第23-24页 |
临床研究 | 第24-34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4-25页 |
·病例来源 | 第24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4-25页 |
·纳入标准 | 第25页 |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终止标准 | 第25页 |
·病例的剔除 | 第2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病例分组 | 第25-26页 |
·治疗方法 | 第26页 |
·评定标准 | 第26-27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两组间基本资料分析 | 第27-28页 |
·临床疗效观察 | 第28-34页 |
讨论 | 第34-38页 |
1 循经远取动法的理论依据 | 第34-35页 |
2 选穴及操作 | 第35-36页 |
·选穴 | 第35-36页 |
·功能锻炼 | 第36页 |
3 循经远取动法的疗效评价 | 第36页 |
4 不足与展望 | 第36-38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37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5-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