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权威的释义 | 第9-14页 |
(一)权威的涵义 | 第9-11页 |
(二)教师权威的涵义 | 第11-12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权威的涵义 | 第12-14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权威的独特性 | 第14-20页 |
(一)思想政治课程本身赋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权威 | 第14-15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赋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权威 | 第15-16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本身在课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 第16-20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权威的再思考 | 第20-27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权威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 | 第20-24页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权威的实然状态--权力与威信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 第20-22页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权威的应然状态--权力与威信的统一 | 第22-23页 |
3. 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差别的实质:权力与威信分离 | 第23-24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权威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第24-25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统一 | 第25-27页 |
1. 理念转变 | 第25页 |
2. 角色转变 | 第25-26页 |
3. 方法转变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后记 | 第31-3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