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胶体与半胶体物质论文--胶体种类论文

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页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7页
   ·引言第19页
   ·气凝胶发展简史第19-20页
   ·气凝胶特性及应用第20-24页
     ·分形结构第20-21页
     ·热学性质及应用第21-22页
     ·电学性质及应用第22-23页
     ·催化性质及应用第23页
     ·声学性质及应用第23页
     ·光学性质及应用第23-24页
     ·其他性质及应用第24页
   ·SiO_2气凝胶的制备第24-30页
     ·硅源介绍第24-25页
     ·溶胶-凝胶过程第25-26页
     ·湿凝胶的老化与溶剂置换第26页
     ·湿凝胶的改性第26-28页
     ·湿凝胶的常压干燥第28-30页
   ·气凝胶复合材料第30-34页
     ·气凝胶复合纤维材料第30-32页
     ·气凝胶复合聚合物材料第32-34页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第34-35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35-37页
     ·SiO_2气凝胶的制备第35页
     ·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5-37页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第37-45页
   ·实验所用原料及仪器设备第37-39页
     ·实验所用原料及试剂第37-38页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8-39页
   ·实验内容第39-41页
     ·水玻璃为硅源两步法制备SiO_2气凝胶第39页
     ·水玻璃为硅源一步法制备SiO_2气凝胶第39-40页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制备SiO_2气凝胶第40页
     ·SiO_2气凝胶纸的制备第40页
     ·SiO_2气凝胶/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第40-41页
   ·测试方法与表征第41-45页
     ·凝胶时间的表征第41页
     ·密度及孔隙率测定第41-42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AX)第42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42页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第42页
     ·热重-示差扫描(TG-DSC)测试第42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42-43页
     ·X射线衍射测试(XRD)第43页
     ·导热系数测试第43-45页
第三章 SiO_2气凝胶的制备第45-81页
   ·水玻璃为硅源两步法制备SiO_2气凝胶第45-65页
     ·pH值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第45-47页
     ·氨水浓度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第47-49页
     ·水玻璃稀释比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DCCA种类及用量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第51-55页
     ·改性方法及改性剂浓度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第55-60页
     ·XRD分析第60-61页
     ·SEM分析第61-62页
     ·TG-DSC分析第62页
     ·孔结构分析第62-64页
     ·小结第64-65页
   ·水玻璃为硅源一步法制备SiO_2气凝胶第65-72页
     ·pH值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第65-67页
     ·水玻璃稀释比对气凝胶性能的影响第67-69页
     ·XRD分析第69页
     ·SEM分析第69-70页
     ·TG-DSC分析第70-71页
     ·孔结构分析第71-72页
     ·小结第72页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制备SiO_2气凝胶第72-79页
     ·正交实验参数第73页
     ·正交实验分析第73-74页
     ·XRD分析第74-75页
     ·SEM分析第75-76页
     ·TG-DSC分析第76-77页
     ·孔结构分析第77-79页
     ·小结第79页
   ·不同硅源所制备SiO_2气凝胶性能对比第79-81页
第四章 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第81-101页
   ·SiO_2气凝胶纸的制备第81-92页
     ·宏观照片第81-82页
     ·SEM分析第82-83页
     ·能谱分析第83-86页
     ·XRD分析第86页
     ·TG分析第86-87页
     ·力学性能分析第87-90页
     ·导热系数分析第90-91页
     ·小结第91-92页
   ·SiO_2气凝胶/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第92-101页
     ·SEM分析第92-94页
     ·XRD分析第94页
     ·TG分析第94-95页
     ·力学性能分析第95-98页
     ·导热系数分析第98-99页
     ·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结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3-115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15-116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生物大分子纳微载体的制备和应用
下一篇:母液循环法合成高稳定性介孔分子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