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概述 | 第11-21页 |
第一节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的概念、特征及法律效果 | 第11-14页 |
一、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的性质 | 第11-12页 |
三、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的特征 | 第12-13页 |
四、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的法律效果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我国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的立法发展 | 第14-17页 |
一、 我国古代的再审立案制度 | 第14-15页 |
二、 我国近代民事再审立案制度 | 第15页 |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事再审立案制度 | 第15-16页 |
四、 新中国成立后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的作用及必要性分析 | 第17-21页 |
一、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能起到提升司法公信力、节约司法资源并有效保护当事人诉权的作用 | 第17-18页 |
二、 研究规范、细化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十分必要 | 第18-19页 |
三、 在法学理论研究面层进一步研究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十分必要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的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及其分析 | 第21-23页 |
一、 法国的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 | 第21-22页 |
二、 德国的民事再审立案制度 | 第22-23页 |
三、 日本的民事再审立案制度 | 第23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制度分析 | 第23-27页 |
一、 启动民事再审立案审查再审程序的主体较为有限 | 第23-24页 |
二、 启动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法定事由明晰、严格且易操作 | 第24页 |
三、 启动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期限等规定严格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立案审查问题及其分析、出路 | 第27-42页 |
第一节 民事再审审查中的调解问题 | 第29-32页 |
一、 民事诉讼再审审查中调解存在的困境 | 第29-30页 |
二、 对调解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 第30-32页 |
三、 调解中几个问题的出路 | 第32页 |
第二节 当事人在不同时间多次申请再审的问题 | 第32-35页 |
一、 双方当事人在不同时间多次申请再审问题的困境 | 第32-33页 |
二、 双方当事人在不同时间多次申请再审的问题的分析 | 第33-34页 |
三、 出路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原审法院依职权再审与当事人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的问题 | 第35-36页 |
一、 原审法院依职权再审与当事人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给审查工作造成的困境 | 第35页 |
二、 原审法院依职权再审与当事人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的问题分析 | 第35-36页 |
三、 出路 | 第36页 |
第四节 再审裁定与再审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 困境 | 第37页 |
二、 再审裁定与再审判决可能发生冲突问题的分析 | 第37页 |
三、 出路 | 第37-38页 |
第五节 指令再审与提审的关系问题 | 第38-40页 |
一、 指令再审与提审的随意性引发的困境 | 第38-39页 |
二、 对提审和指令再审造成困境的分析 | 第39页 |
三、 出路 | 第39-40页 |
第六节 撤回上诉,一审生效判决案件当事人同时申请再审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一、 撤回上诉,一审生效判决案件当事人同时申请再审审查的困境 | 第40页 |
二、 撤回上诉,一审生效判决案件当事人同理申请再审审查问题的分析 | 第40-41页 |
三、 出路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