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伯《钢琴奏鸣曲》(Op.26)的节奏特征及演奏诠释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创作背景 | 第7-9页 |
第一节 巴伯:生平与风格 | 第7-8页 |
第二节 《钢琴奏鸣曲》(Op.26) | 第8-9页 |
第二章 节奏特征分析 | 第9-37页 |
第一节 节奏 | 第9-19页 |
一、节奏动机与节奏型设计 | 第9-12页 |
二、连音组 | 第12-16页 |
三、赫米奥拉节奏(Hemiola) | 第16-17页 |
四、拉格泰姆节奏(Ragtime) | 第17-19页 |
第二节 节拍 | 第19-27页 |
一、变换节拍 | 第19-24页 |
二、暗含的多节拍 | 第24-27页 |
第三节 重音节奏结构 | 第27-31页 |
一、节奏重音与节拍重音 | 第27-28页 |
二、横向重音移位 | 第28-29页 |
三、纵向重音错位 | 第29-31页 |
第四节 宏观节奏特征 | 第31-37页 |
一、结构力——核心动机群贯穿 | 第31-33页 |
二、动力——模仿型节奏复调(节奏卡农) | 第33-35页 |
三、结构与节奏布局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关于节奏的演奏要点 | 第37-42页 |
第一节 休止符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节奏重音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时值 | 第39-40页 |
第四节 节拍转换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