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选题背景、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3-21页 |
(一)1975 年邓小平的“整顿”:制度创新的初步探索 | 第13-15页 |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制度创新的理论准备 | 第15-16页 |
(三)对“文革”的反思:“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 第16-17页 |
(四)苏联的教训:制度创新的借鉴 | 第17-19页 |
(五)时代主题的转变:制度创新的紧迫性、必要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原则 | 第21-27页 |
(一)制度创新的前提:坚定的制度自信 | 第21-22页 |
(二)制度创新的关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三)制度创新的方法:全面、渐进式改革 | 第23-25页 |
(四)制度创新的检验标准:“三个有利于”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和实践 | 第27-35页 |
(一)攻坚与创新: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机制的转变 | 第27-30页 |
(二)突破与超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 | 第30-33页 |
(三)伟大的创举:“一国两制”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35-39页 |
(一)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目标追求 | 第35-36页 |
(二)两个百年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战略宏图 | 第36-37页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