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引言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7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页 |
·预期成果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林木生物质能资源潜力 | 第17-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采伐剩余物利用 | 第18-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生物质固体燃料 | 第20-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生物质能利用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3 采伐剩余物资源潜力评估 | 第23-30页 |
·资源范畴与方法 | 第23-25页 |
·资源范畴 | 第23-24页 |
·剩余物资源潜力理论值估算 | 第24页 |
·剩余物可经济利用量估算 | 第24-25页 |
·剩余物能源资源潜力估算 | 第25页 |
·剩余物潜力估算—以福建省为例 | 第25-29页 |
·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现有剩余物资源潜力估算 | 第26-27页 |
·剩余物资源长期潜力分析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4 生物质固体燃料利用效益评估 | 第30-49页 |
·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简介 | 第30-32页 |
·技术发展 | 第30页 |
·工艺流程 | 第30-32页 |
·研究边界 | 第32-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33-34页 |
·生态效益评价 | 第34-35页 |
·收集半径确立 | 第35-36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36-41页 |
·拟定项目的规模 | 第36-37页 |
·投资成本估算 | 第37页 |
·生产成本估算 | 第37-38页 |
·收益估算 | 第38-39页 |
·成本效益分析 | 第39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39-41页 |
·经济效益小结 | 第41页 |
·生态效益评估 | 第41-46页 |
·碳排放计算 | 第41-44页 |
·能量效率 | 第44-45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生态效益小结 | 第46页 |
·社会效益评价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5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可行性综合分析 | 第49-60页 |
·评价指标建立 | 第49-51页 |
·基于AHP-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的综合评价 | 第51-55页 |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51-53页 |
·基于联系度的改进TOPSIS法 | 第53-54页 |
·基于AHP-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基本步骤 | 第54-55页 |
·综合分析 | 第55-58页 |
·指标权重 | 第55页 |
·数据来源 | 第55-56页 |
·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0-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