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国外文献研究 | 第12-15页 |
·国内文献研究 | 第15-18页 |
·综述评析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分析 | 第22-30页 |
·行为金融学(Behavior Finance Science) | 第22-24页 |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 第22-23页 |
·行为金融 | 第23-24页 |
·信息披露理论 | 第24-27页 |
·寻租理论(Rent-seeking Theory) | 第24-25页 |
·印象管理理论(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 第25页 |
·经济后果理论(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ory) | 第25-26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6-2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页 |
·关于我国数字文化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我国年报信息披露基本概况 | 第30-35页 |
·信息披露基本含义 | 第30页 |
·信息披露制度 | 第30-31页 |
·信息披露的主要监管部门 | 第31-32页 |
·证监会对于年报披露方式和披露时点的规定 | 第32页 |
·我国年报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年报披露时点选择与股票收益率实证分析 | 第35-52页 |
·样本选择与筛选 | 第35-36页 |
·样本选择 | 第35页 |
·样本筛选 | 第35-36页 |
·数据来源 | 第36页 |
·基本统计分析 | 第36-40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 | 第40-46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3页 |
·研究设计 | 第43-46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6-52页 |
·变量选取 | 第46-47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