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14页
 (一)选题缘由第8-10页
  1. 对社会道德现状的思考第8-9页
  2. 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第9页
  3. 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思考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4页
  1. 文献研究第13页
  2. 课堂观察第13页
  3. 访谈调查第13-14页
一、体验教学概论第14-20页
 (一)体验的释义第14-15页
 (二)体验教学的基本特征第15-17页
  1. 基础:学生的体验学习第15-16页
  2. 核心:关注生命的成长第16-17页
  3. 目标:知情意行的统一第17页
 (三)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1. 哲学基础:生命哲学第18页
  2. 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第18-19页
  3. 学习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现状分析第20-40页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的适切性第20-24页
  1. 体验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第20-21页
  2. 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体验教学的意义第21-24页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的主要特点第24-31页
  1. 生活性第25-27页
  2. 开放性第27-29页
  3. 实践性第29-31页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第31-40页
  1. 应试教育思想束缚了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的实施第31-32页
  2. 教育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的发展第32-34页
  3. 体验学习的局限性限制了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的开展第34-35页
  4.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影响了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的效果第35-40页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教学实施建议第40-56页
 (一)整合课程资源,丰富体验内容第40-44页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第40-41页
  2. 有效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第41-42页
  3.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第42-43页
  4. 不断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第43-44页
 (二)优化教学过程,创新体验方式第44-51页
  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第44-45页
  2. 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第45-47页
  3. 有效促进师生对话交流第47-49页
  4.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第49-51页
 (三)改进教学评价,增强体验实效第51-56页
  1. 评价内容多维化第52页
  2. 评价主体多元化第52-53页
  3. 评价方式多样化第53-56页
结语第56-57页
注释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初中生法制教育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