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混合动力汽车电液集成制动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6页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0-11页
     ·电液集成制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电液集成制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关键问题第15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5-1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电液集成制动系统结构分析第17-30页
   ·混合动力样车及制动系结构参数第17-18页
   ·样车电液集成制动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第18-20页
   ·样车电机再生制动系统结构原理分析第20-25页
     ·再生制动影响因素第21-22页
     ·电机及其再生制动原理第22-25页
   ·具有防抱死功能的液压制动系统结构第25-28页
     ·ABS 技术理论分析第25-26页
     ·样车 ABS 液压制动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6-28页
   ·样车电液集成制动系统结构设计方案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电液集成制动控制策略研究第30-51页
   ·传统液压制动控制理论分析第30-33页
     ·理想前、后轴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策略第30-31页
     ·实际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策略第31-33页
   ·电液集成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策略分析第33-42页
     ·混合动力汽车制动动力学分析第33页
     ·混合动力汽车制动力分配的要求第33-35页
     ·典型制动力分配策略概述第35-38页
     ·样车集成制动制动力分配策略方案第38-42页
   ·电液集成制动系统综合控制策略分析第42-50页
     ·综合制动控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第42-43页
     ·电机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分析第43-44页
     ·再生制动与液压 ABS 制动协调控制第44-49页
     ·电液集成制动系统综合控制原理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混合动力汽车部件与系统模型第51-69页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部件模型第51-59页
     ·车体动力学模型第51-52页
     ·轮胎与车轮模型第52-54页
     ·驾驶员模型第54-55页
     ·蓄电池模型第55-56页
     ·电机及其控制模型第56-58页
     ·电液力矩耦合器模型第58-59页
   ·电液集成制动系统关键部件模型第59-62页
     ·真空助力器模型第59页
     ·行程模拟器模型第59-60页
     ·高速开关阀模型第60-61页
     ·制动主、轮缸模型第61-62页
   ·制动控制器模型第62-65页
     ·制动模式判断模型第62页
     ·ABS 控制器模型第62-64页
     ·制动力分配控制器模型第64-65页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5-68页
     ·AMESim-Simulink 联合仿真技术原理第65-67页
     ·电液集成制动系统联合仿真结构方案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分析第69-84页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和仿真工况的选取第69页
   ·常规制动仿真分析第69-76页
     ·80km/h 初速小强度常规制动工况仿真与分析第69-73页
     ·80km/h 初速大强度常规制动工况仿真与分析第73-76页
   ·紧急制动仿真分析第76-83页
     ·低附着系数紧急制动仿真与分析第76-78页
     ·高附着系数紧急制动仿真与分析第78-80页
     ·再生制动与 ABS 制动协调控制仿真与分析第80-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页
其它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优化控制策略开发与研究
下一篇:簧下质量对车辆性能的影响